留京过年去哪玩国博饮食特展里的酒香茶韵
临近春节,博物馆的展览们也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起来。年12月28日起,“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分为“食自八方”“茶韵酒香”“琳琅美器”“鼎中之变”“礼始饮食”5个单元,展品多达余件套,内容非常丰富。饮食主题贴近生活,人人有话说,无论是约上几个朋友,还是全家老幼三代,都可以把吃货精神进行到底。这个展览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博最有人气的展览。 展览海报 名为饮食,但食物本身能够保存下来的情况不多。饮食器具在本次展览中占很大比例。今天就让我们先从最赏心悦目唐宋两朝的酒与茶开始,看看这个展览。 说到饮酒场面,大家会想到“觥筹交错”这个词。觥就是兽或鸟形状的青铜酒器。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名字和形状一一对应,但名字多为生僻字,很难记住。展览又贴心地帮我们总结了一遍,这8个算是比较常见的,看看你都认识吗? 商周青铜酒器 商周青铜酒器主要用于祭祀,后面慢慢变成以瓷器和金银器为主的实用器。 从器型上看,隋和唐是分界线。隋仍承袭三国两晋传统,鸡首壶是典型器型。但当时烧造陶瓷的技术无法把作为壶嘴的鸡首做得足够长,实际上并不好用,以至到唐就放弃了这种形状。隋朝成为鸡首壶最后的绝唱。作为手柄是一条龙,龙嘴紧咬壶口,形成龙头探水之势,是从青铜器时代就有的巧思。 隋青釉龙柄鸡首壶 唐朝人用金属制作“注子”,壶嘴足够长,线条流畅优美。隋唐时期,高桌的出现,抬高了酒具放置位置,缩短了酒具与身体的距离,使人伸手即可轻松拿取到器皿,便于单手执拿的注子开始使用。 鎏金錾鸟兽花叶纹银注子 看到上面器型的花纹,很容易想到陕历博何家村出土的窖藏精美文物。实物未能来到现场,贴了图片。 陕历博唐代金银饮食器具 这件银壶是中晚唐时期制作的器型,虽然是素面也不曾鎏金却以造型取胜。 唐葫芦形素面银壶 高足杯器型是罗马风格,但花纹仍为中式:花鸟纹饰在唐代十分流行,也常与鸳鸯、鱼、蝴蝶等吉祥纹样成对出现,寓意吉祥、圆满。 唐鎏金花鸟葵式高足银酒杯 虽然唐朝的酒与现在不同,但喝酒的方式始终变化不大;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却每隔几百年就来一次大变革。 唐前代的饮茶方式是羹饮法,或粥茶法,顾名思义就是煮成一锅粥。这个时期没有制茶工艺,即将茶树的枝叶砍下,用水烧煮后饮用。 唐代是煎茶法,将经过炙烤的茶饼碾罗成末,等到煮水开始沸腾的时候将碾好的茶末投入其中,并且同时不断地加以搅拌,直到茶汤完全沸腾后停止。 宋元是点茶法,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 明清至今是瀹(yue4)饮法,即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方法,无须经过以往的炙茶、碾茶、罗茶三道工序,只要有干燥的叶茶即可。虽然这个字最为复杂,喝法却是已经大大简化了。 中国/世界最早的茶叶追溯 关于唐代的煎茶流程,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茶具最能全面展示。可惜实物没来,仅贴出了部分图片。下图是年法门寺文物到国博展出时的照片,助大家理解。 图1金银丝结条笼子(烘烤茶叶用),图2图3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石呙轴(碾茶用),图4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碾出的茶叶过罗用,筛子),图5鎏金银龟盒(茶叶盒),图6玻璃茶盏及茶托,图7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盛盐用),图8鎏金卷草纹长柄银勺(击拂用勺)。 唐法门寺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以后,茶碗的需求量大增。陆羽在《茶经》中对各地瓷窑生产的瓷碗有系统评论,认为越窑瓷碗为最佳饮茶器具。 唐越窑青釉浅底瓷碗 道家仪式常供香花茶果,而不用肉食供奉。 唐白釉“香花茶果”碗 茶托的作用是防止茶盏高温烫手。 唐鎏金莲瓣银茶托 此杯盘是由南朝青釉五盅盘发展而来,应为喝茶的用具。 唐白釉杯盘 点茶虽然盛行于宋代,其实在晚唐就出现了。即在汤瓶中煮水,置茶末于茶盏,水沸后,执瓶向盖中冲茶。点茶的技巧在于点汤,所以汤瓶是重要用具,它的设计便于手持向体积小的茶盏倾注沸水。 唐白釉瓷汤瓶 唐代除青、白瓷之外,花釉也特别具代表性。花釉瓷是在深色釉上涂上浅色斑点,然后烧制而成,色彩质朴、奔放,以河南鲁山窑最有名。 唐鲁山窑雪灰花釉汤瓶 宋代的点茶包括炙茶、碾茶、罗茶、烘盖、候汤、击拂、烹试等一整套程序。这种茶事活动是在唐代“煎茶”饮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比较浓厚的审美趣味,一经产生便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高雅的文化活动。展览现场复制了宋代点茶场景,也成为展厅中最受欢迎的拍照点。 宋代点茶场景 执壶就是“注子”。唐中期的壶流较短,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宋代器身变得瘦长,以瓜棱形最为常见。 青白釉盘口瓜棱执壶 宋代盛行斗茶,斗茶胜负一是看茶汤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以纯白胜青白、灰白、黄白;二看盏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无水痕,“咬盏”(汤花浮面紧贴盡沿不退)久者为胜。由于茶色崇尚白色,较大的反差可以显示茶色,斗茶活动中首选建窑黑釉兔毫盏。 宋黑釉兔毫盏 宋代盏托的经典造型是托为盘式,盘中心凸起一圈,上放小盏。这件玛瑙盏托的造型即是如此,玲珑别致、精巧可爱。 宋玛瑙盏托 宋代现存最完整的茶事作品,为“妇女烹茶画像砖”。画面为一女子在一炉灶前烹茶,灶台上放有茶碗、茶壶。整个造型显得古朴典雅,用笔细腻,高髻宽领长裙尽显宋代风雅。 宋烹茶画像砖 在没有向外部借展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藏品和部分图片就能让展览如此丰富,只有国博可以做到。转发给你的家人朋友,约上他/她这个假期就去走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yx/10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药中药知识佩兰
- 下一篇文章: 茶聚翰墨书香共探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