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广求职招聘交流群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

主编:阿鸿境界杂志主办第期

茶文化漫谈

文/丽冰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从此有了茶。引用罗军老师的这句话,茶,它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出现。因与茶的缘分,让我接触了茶,从此开始了与茶有关的工作。

在茶的面前,时间都是芬芳的,接触茶是在十年前了,那时候对茶的理解很肤浅,就觉得茶是有味道的,喝茶对身体有一些益处。那时候把《茶经》看了,大大厚厚的中国茶经也看了一部分,那时候积累的知识,都现在还没有忘记。再后来,对茶的认识越来越多了。把茶当做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要喝茶,享受茶给我带来的乐趣。

从年就开始去往茶山学习并亲自挑选茶,从事茶行业将近十年,这期间,习茶不断,经常往返茶山之间,学习茶的制作工艺等。自己店面以及醉茗峰茶庄的石家庄和承德分店的茶叶都是我们亲身去产地采购,保证了茶质量。去到原产地挑选茶叶,也是需要专业知识,所幸我们因为多年去到浙江福建,慢慢掌握了很多茶叶挑选的技能。从茶文化,茶的基础知识,到茶的制作,茶的冲泡,茶的审评,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与积累。

岁月的积累,我对茶的认识也提高了很多,原来品尝茶只停留在滋味上,香气上,现在能从更多方面上来品尝茶,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去体会,对一泡茶的认识更全面了。

泡茶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原来是用一个手法泡不同的茶,现在学会了用不同的手法泡不同的茶,对茶的理解更深刻了,更懂茶了,也会选择用更佳的方式来泡茶了。我们学着喝茶,尽管日子可能仍然繁忙,但心一定会慢慢的变得细腻。

泡茶这件事,本来是繁简皆宜。有条件,可以讲究。没条件,学会将就。

但一切,都应该基于对于茶学的充分积累之上。爱茶而不懂茶,讲究变成一种做作。

懂茶而又爱茶,将就也是一种艺术。这是我们老师告诫我们的话。所以我们要不断习茶,习茶不断。

这将近十年的时间,自己也慢慢成长了,跟着缘分,随着时间,我们慢慢走上了培训茶文化,茶知识,茶艺的道路上,不仅自己店面开设了茶课程,这些年,也曾多次受邀到天津的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以及社区服务站、一些企事业单位,以及河北省易县,天津雨花斋培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传播茶文化。我告诉学员,每一次泡茶,习茶,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认真的习惯,每一次用心,茶都不会辜负你。

我的老师告诉我们,认真习茶,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多么懂茶,认真习茶,只是为了享受茶带来的更多的乐趣。只有我们更懂茶的时候,才更懂泡茶,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每一泡茶。

生活无论多么忙碌,身边总可以有一杯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有人说,世上最幸福的事,是忙时有大钱赚,闲时有好茶喝。其实,世上最幸福的事,是有人肯花时间陪你喝茶。现在的人们都忙于生活与工作,很难静下心来去用心喝一杯茶,能陪我们一起喝茶又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

茶需要的不是贵人、忙人,它更需要的是闲人。

因为它需要在一生只得一次认真的绽放里,让人们瞧见它青春的模样。

所以,若真的是忙忙碌碌不得闲,怎能忍心辜负,茶在每一次冲泡里都不一样的味道?

好友在一起,不断的品鉴一泡又一泡的好茶,不舍得离开茶桌一会,又一次一次为喝到好茶而热情高涨,兴奋不已,很晚,也久久不肯散去,我想这大概是只有爱茶人才懂吧!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经来往,见心。适量的茶碰到适合自己的水,茶水又碰到适合自己的人这茶、水、人因缘而得以相逢,是偶遇、是天意、是情缘。

喝懂几泡茶,不是证明有多能耐,而是你和茶,己成知音。你懂得茶的滋味口感,茶也将自己最鲜活的力量回报给你,在饮茶之间,你和茶,共同完成了一曲“高山流水”。

喝茶中的你我

有诗如下:

喝茶中的你我

你品到的是甘甜,我嗅到的是芬芳。

你若泡得优雅,我定喝得欢畅!

你说它教我们执着,我说我学会了包容。

你说它让我们和谐,我说也让我们心安。

茶不是酒,却总是我们提神的第一选择,

茶不是药,却总是感觉它能治病,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喝茶,追求的不是讨喜的滋味,不是万能的功效,也不是高逼格的议式…

也许追求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安慰感

总之,在饮下第一杯茶的时候,我便已放下了所有的倦怠和孤傲。

茶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广结善缘还可以养生。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喝茶,其意不仅在止渴,而更在于鉴赏其色,香与味,体会其苦,甜与醇,领悟其淡,雅与和,自性自悟,品出茶的真性,体会人生百味。

中学时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桃花源梦。

其实,我们在家也完全可以构建一个自己的桃花源~茶空间(用心布置茶席,用心备具,用心泡茶,用心享受茶)每一时每一刻的身心合一,都是在修炼!!

人生没有一味的苦,也没有一味的甜。

都是喜忧参半,我们能在苦甜中,喜忧中,仍能有一颗善良平和淡定的心,才是我们的终极。

茶,可以是高雅唯美的,它是琴棋书画的茶。

也可以是淳朴接地气的,它是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的茶。

但,始终都是令人愉悦的。

茶,是所有人的老师。从烧一壶水开始,我们学会了耐心和等待

从投茶量、水温、出汤时间的控制中,我们学会了掌握分寸

从茶具一次次的碰撞声中,我们学会了柔和、轻缓,从斟一杯茶开始,学会了谦恭和礼让。

以茶修身,以茶修性,以茶修心,不断学习!优雅自己、悦已、悅人!

入了茶这一行,更像是选择了一种信仰,刚开始以为是自己选择了茶,也可能是茶选择了我。

都说喝茶有助于健康,实际上只是辅助,它毕竟不是药,不能治病。但世上没有白喝的茶,正如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喝的每一杯茶虽不一定让你身强体壮,却都融进你的气质里。

你有时间喝茶吗?

是忙的时候喝,还是闲的时候喝?是行走在路上的时候喝,还是坐在家里喝?是和朋友一起热闹着喝,还是独自一个人喝?

世界很大,大到可以装下一万种坚强,世界很小,小到饮茶一杯就可以温暖自己!

我们生活中所学的东西不一定给我们带来直接的财富,但是往往会内化成我们自己的眼界格局和涵养,每多一份所学所感,便多一份直面世界的底气。

传播茶文化我一直在路上,用喜欢的心,做喜欢的事!

用心做茶,诚信做人,努力做事,勇敢逐梦!

提升品味生活,从一杯茶开始!这是我们醉茗峰茶庄的倡导理念。希望有更多的人因茶而受益,因茶而幸福!

李新明葫芦烙画师生作品展

李新明简介

李新明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楹联学会会员,天津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会员,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会员。

  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葫芦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天津市伊明葫芦艺术沙龙经理

  天津大雅书画院理事

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生活艺术系教师

天津市南开区老年大学讲师

  李新明专注葫芦烙画创作,技艺精益求精,作品颇丰。所刻画的人物细致传神,山水浓淡相宜,花草鸟虫则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作品于小中见大,俗中透雅,融书法艺术于画中,更能体现中国元素。年为梁启超纪念馆烙制的葫芦《梁启超先生肖像》,《天津日报》曾作专题报道,作品被纪念馆收藏。还曾为许多国内外名人烙制葫芦肖像画,受到喜爱并被收藏。最近为德国西门子公司总经理柯诺德先生烙制的葫芦烙画肖像,更是在媒体上传为佳话。

  李新明还从事社区文化事业,在南市新文化社区成立了伊明葫芦烙画工作室,开办了定期活动的葫芦艺术沙龙,并在天津蓟县、武清区开辟了葫芦种植基地,传播发展葫芦艺术。还应天津旅游局之邀多次代表天津参加在浙江义乌举办的《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并在天津金街滨江商厦“天津旅游商品专卖店”设葫芦艺术品专柜,还将“伊明葫芦艺术”的金字牌匾与天津“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等老工艺牌匾并肩悬挂在店堂之上,成为天津旅游商品的名片。弘扬国粹,奉献爱心,李新明与天津市老年大学、妇联、残联及劳动部门联系,在各区社区开办了多期葫芦烙画技能学习班,学员众多,皆学有所成。与学员共同合作完成的烙画熊猫葫芦远销欧美及台湾,并作为礼品备受追捧。

  葫芦烙画工作室和沙龙与多方合作,年、年在天津鼓楼博物馆和楼门文化展览馆成功举办了两次“天津葫芦艺术展”。展品丰富,水平高超。各方媒体广泛报道,其影响深远、至今在网络上好评不断。被各方推荐位天津市葫芦艺术的领军人物。

  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为表彰李新明在葫芦烙画方面的成就及公益贡献,在天津创意网上推荐为“凌奥”杯金奖提名。并授予天津市“海河创意奖”个人奖。

  —年李新明事迹入选《中国策划家年鉴》。

  年荣获中国(天津)第五届书法艺术节金奖。

  年荣获天津市第三届民间艺术展银奖。

  年度天津市“海河创意奖”个人奖。

  年入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中国当代民间艺术家名作选粹》。

  年获奖中国第四届民博会银奖。

END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tp/1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