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品种香,是什么
《1》 众所周知,不同的岩茶品种,具有不同的品种特征。 表现在茶香上,就是品种香的不同。 水仙的品种香是兰花香,也称“兰底”;而肉桂则是独一无二的桂皮香;北斗是木质香;铁罗汉是沉沉的当归药香;梅占是清雅的梅花香…… 一茶一味,一茶一香,个性分明,这是岩茶的特色所在。 不过和朋友喝茶时,他顺着我们的讨论,往下抛出了一个新问题: “水仙的品种香是兰花香,肉桂是桂皮香,那大红袍呢?” 一时间,我觉得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2》 在弄清大红袍的品种香之前,我们得先弄清,大红袍究竟是不是一个品种? 很早之前,大红袍确实是单独的茶树品种。 早年间,为了替大红袍宣传造势,民间还流传出状元归来报恩,为茶树身披红袍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有读书人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生了病,眼看就要耽误行程,庙里有位老和尚采了山上一株茶树的叶子,煮水后端给这位读书人喝,茶汤喝过后,那原本怎么也治不好的病症,竟然痊愈了。 再到后来,读书人高中状元后,为了感念那株茶树的救命恩德,就将官服披在茶树身上。那株茶树因此得名“大红袍”! 有了“状元茶”的广告效应,至此大红袍一夜成名。 虽然按今天的眼光看,这个故事很老套,并且牵强附会的地方多,细节经不起推敲。 但可以肯定,在当时,大红袍确实是个独立的茶树品种。 不然,这个在岩茶圈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也不会就此流传下来。 好比我们都知道,狐狸不会开口说“大楚兴、陈胜王”,鱼肚子里也不会藏下神秘纸条,预示大事发生。 这一切,背后纯粹是人为。 但在历史上,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却有真真切切有发生。 毕竟,所有依靠“故事”来造势的事情背后,怎么可能少得了主体! 曾经,大红袍是单独的岩茶品种。 既如此,按理来说,大红袍应当具备品种香。 但时至今日,提到大红袍的品种香,我们却很难得出结论。 因为,大红袍这一茶树品种,早已经失传了。 成名于明朝的大红袍,经历了战乱纷扰,又遭遇冷落(满清时,满人多喜欢绿茶、香片,一朝天子一朝茶,江南绿茶的地位逐渐取代武夷茶),再到清末的动荡,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自然没多少人关心做茶,专注茶树资源保护。 于是,被人遗忘在碧水丹山一隅的大红袍茶树,自由地与周围其它茶树品种授粉后,再结果。等到种子落地生根,生出来的是一株全新的茶树。 一方面,原先的大红袍茶树逐渐老去,没剩下几株,被自然淘汰。 另一面,经过代代有性繁衍后,后续生出来的茶树血缘关系跟大红袍越来越疏远,不能再算作大红袍,而是归为“奇种”这一类。(奇种,是武夷山人对这类有性繁殖茶树品种的统称。) 就这样,曾经红遍一时的“大红袍”,就此淹没在茫茫茶海。 《3》 既然大红袍已经失传,后世的“母树大红袍”又是怎么回事? 当时,有人不愿大红袍的湮灭,于是,对照古籍上的资料,特意找了几株外形与大红袍相似的茶树,种在了九龙窠的崖壁上,供人纪念。 现如今,望向九龙窠崖壁能看到的共计有6株茶树,它们被合称为母树大红袍。 凭着“大红袍”三字在民间的超高号召力,母树大红袍作为武夷岩茶的高度精神文化象征,位于九龙窠崖壁上的母树们,作为一处知名景点,备受世人瞻仰。 早年间将那六株母树上的茶青鲜叶,一齐采下,制作出来的成品就称“母树大红袍”。 但是在年的时候,出于对茶树的保护,母树大红袍正式停采。 看到这,相信会有看官们,在心里会嘀咕: 前面不是刚刚提到,大红袍失传了吗? 母树大红袍和早年的大红袍是不是同一回事? 当年那位在九龙窠崖壁上种茶的有心人,找到的茶树真的是大红袍吗? …… 为弄清这一连串的问题,曾经有专家组,专门用现代化的基因分析等技术,对九龙窠大红袍母树进行了采样辨别。 当时得出来的结论是,那六株茶树包含有北斗、奇丹、雀舌,并不是同一个品种。 这一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大红袍,已经无从论证了。 有关大红袍风味,江湖上只留下它的传说。 关于大红袍的品种香,成为岩茶史上的未解之谜! 《4》 历史上的大红袍,失传了。 脍炙人口的母树大红袍,停采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市面上,还是经常能看到“大红袍”呢? 答曰,拼配! 现在能够被大家买入手的大红袍,十之八九都是“拼配大红袍”。 大红袍的拼配,用料并不固定,各家按照配方的不同,能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风味。 依样画葫芦,尚且有准确“参照物”。 而大红袍的拼配结果,则没有具体的参考。 武夷山的拼配大红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从高到低,可以区分出特级、一级、二级等级别。 但是在国标规范里,并没有具体规定,大红袍应该做出什么品种香。 甚至于,之前和武夷山的那几位做茶人接触时,他们还半开玩笑地解释——大红袍的拼配就是要做得什么也不像! 既不能太像水仙,也不能太像肉桂。 不然,如果太像具体的某一款茶,那么干脆就用那个品种直接当大红袍好了,干嘛还要“拼配”! 现在的武夷岩茶里,大红袍的风味,体现着一门中庸的学问,不能偏,不要倚。 具备有香、有水、有韵等必备要点,就是一款优质大红袍! 《5》 曾经,提起拼配大红袍,介绍词是“大红袍母树的复刻品!” 现在站在更精准的角度看,拼配大红袍是岩茶拼配魅力的呈现者。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制茶师,能做出一千款不同的大红袍! 参差百态,不尽相同。 从香气特点看,做出桂花香的,可以叫桂花香大红袍。做出蜜桃香的,可以叫蜜桃香大红袍。做出木质香的,可以叫木质香大红袍。 此外,还可以跳出以香取名的常规套路,给自家做出来的大红袍取上十足的花名。 比如,叫“举世无双”、叫“红袍之王”、叫“红红红”、叫“喝了还想喝”…… 在武夷岩茶里,取花名原本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但自从看到,有人将自家的岩茶取名叫“玄武第一茶”之类怪名时,心里不得不感慨。在岩茶里,“反对恶俗花名”这一倡议,确实很有必要! 要知道,“玄武”不就是乌龟的意思嘛。 胡乱取花名,不仅不能凸显大红袍的高大上,反而会给它的形象抹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pf/8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乡土中国滇西普洱谦哲村行
- 下一篇文章: 五一首发做一天版纳人,体验治愈系的傣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