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葫芦烙画表现中国吉祥文化艺人若水访谈
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4650.html 走进位于良玖古玩城三层的石韵居,我们见到了这里的主人若水,她端庄、温暖、祥和,脸上总是写着笑意,这里空间不大,房间里流淌着舒缓、空灵、悠远的古曲旋律,漂浮着怡人、清雅的茶香。柜子里,架子上,墙面上,摆满若水近期创作的大大小小的葫芦作品,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她的作品或工笔或写意,每个作品透出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闲适、清凉、悠远、静静的,消解着世间的嘈杂与烦乱。古人云: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在这一点上,若水做到了,她追寻古人,崇尚自然,用心去感悟自然,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心灵相照、气息相通、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境界。 石韵居 福门 若水 若水创作的作品 艺缘美阁: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葫芦烙画创作的? 若水:时间不太长,大概三年多吧,其实在做葫芦烙画之前,我一直喜欢画画,虽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我的骨子里有艺术情结,我做过很多工作,但是,不管做什么工作我都没有放弃画画,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人给予我很多帮助,还有这么多年来支持我的亲人和朋友,我真的很感激他们。 《莲嬉》纸上烙画 艺缘美阁:你对葫芦艺术是怎么理解的? 若水:葫芦艺术又称烙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知名的产地有山西,安徽。葫芦烙画是用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遂又兴起。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葫芦谐音福禄,拥有葫芦,即拥有福禄;赠送他人葫芦,即赠送福禄。 葫芦不但在古代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神话传说乃至政治等关系也十分密切,围绕葫芦所形成的种种意识形态,无疑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葫芦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总之,葫芦已成为观赏、收藏、实用的上好佳品,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结缘福禄 福禄寿喜 艺缘美阁:从在纸上画画到在葫芦上烙画,你是怎样把握这些变化的? 若水:这可能和我的性格和审美取向有关,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向往,我喜欢中国传统艺术,在许多中国画中都可以看到那时的“艺术传神”、“气韵”、“生动的自觉”,以及写意的“忘我”、“物化”、“虚静”、“平淡天真”,实则是古人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这种思想指引着艺人们不断提升审美趣味,表现出超于世俗的艺术境界。 古人的画“萧、散、简、远”,我的作品没有那么高的意境,但我仰望古人,渴望在艺术上追求平淡、天真。最近创作一些单纯、淡雅的小品。古人曾提出“游于艺”,我认为一个艺人最主要的是要表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春韵图 江山渔乐图 艺缘美阁:你的作品里似乎有一种远离人间喧嚣的孤寂和清凉,你追求的是什么?这与你的性格似乎有一些不一样?葫芦画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若水:我始终认为自己是矛盾的统一体,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热情、开朗,很随和,这是真实的我,同时我骨子里又有忧郁、多愁善感的一面,可以看一部小说和美文沉浸其中好几天缓不过来。有时,在天冷的时候会一个人去海边,感知苍茫的天与浩瀚的海,这也是真实的我。现在的人们太忙碌,忙着为满足各种欲望而奔波。古人那叫生活,我们这叫活着,生活的品质和精神世界我们现代人根本没法比,正是在那种情境下才孕育出那么多流传千古的文化瑰宝。我向往安静简单的生活,起码想在心中有一片静土,现实中做不到,希望在作品中实现。我不敢说葫芦对我来是生命的全部,只能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如影随形的关系。有时真的感觉累了,曾经坚持不下去了,可当我看到葫芦,又开始了我的创作,因为喜欢,所以执着,这大概就是葫芦的魅力吧! 禅心 《莲》系列 艺缘美阁:你的作品大的特别大,小的只有鸽子蛋大,创作中的技艺是如何把握的? 若水:我曾经烙过一些大尺寸的作品,有半米高,以前老想着烙复杂的东西,这样很费时间,也很累。生活是多彩的,生命也是丰富的,可以复杂也可以轻松,每个人思考的层面和生活的阅历不同,不同阶段的作品也会有所差别。有一段时间我就比较偏爱一些小品,小画的好处是可以更自由、随性。但难度比较大,技艺要求也特别高。我想技艺是根本,但最能打动人的是真情,还有对于小画的理解。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你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很小的葫芦,可它所承载的可能是你的文化、修养,积淀,小比大更难。小葫芦画也能体现出大气象。 瑞雪栖雁图《金玉满堂》系列 艺缘美阁:虽然花草单一,但感情丰富,花草对你来说其实是一种表达心绪的载体? 若水:在我眼里花草和人物没有区别,也有生命、有喜怒哀乐,也可以千姿百态。中国画向来以借物抒情,这里又想起古人写杨花的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中国古诗词中借物抒情的高手不计其数,而古人将如此不起眼的柳絮刻画的如此的千娇百媚,是何等的才情,多么丰富的想象力方可为之。现在不是画什么而是怎么画的问题,无论画什么,都是通过描绘物象来表达理解和态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和自己心灵相通的画正是我所追求的。 玉兰 艺缘美阁:在花草和人物作品中都用到了线,你如何将绘画语言与东方意境相结合? 若水:我们都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长大,所受的教育或多或少都烙下了“中国”的印记。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中国绘画艺术对线的表现及理解有着独到的见地,作为烙画我的艺术探求和表达也不例外。谈中国古代绘画肯定避不开“文人画”,但文人画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精神性的。我喜欢文人的精神,是一种向往,也是一种情结。我们今天的葫芦艺术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要从中国的写意画和书法中吸取营养,好的东西一定不能丢,这是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老子 趣 艺缘美阁:在葫芦艺术这条路上,你是如何打算的? 若水:在葫芦上烙画,费时费力,专业从事者凤毛麟角,所以这一中国传统技艺很有可能淹没在工业化的潮流之中,现如今,国家提出工匠精神,要重视传统文化,葫芦艺术需要有人去传承和保护,并发扬光大。我要“脚踏实地,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做好葫芦艺术传承”。 若水在创作 高超技艺 若水在辅导小学生烙画 老师带领小记者对若水进行采访 若水在大学里传播中国葫芦文化 大葫芦《富贵长春》完成 富贵长春 小葫芦大世界 莲塘双戏 自由自在 蝶恋花 芙蓉树下倦意浓 多子多福 舞 金玉满堂 鹤舞千年 观音菩萨 静心 乐观 扫心 智者 智慧本心 《智慧本心》系列 齐天大圣 菏 夏静风和 寻戏莲叶间 子孙满堂寓秋实 燕惊午梦周遮语,蝶困春游落拓飞。 开口笑 卵石情怀 玉兰系列 又见江南雪 财神 加官收禄 水韵江南 淡定 秋趣 福禄树 有缘相遇 欢迎朋友到若水的小店休闲、品茶、欣赏,感受葫芦艺术的魅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jg/11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六种常见鸣虫与所用葫芦详解
- 下一篇文章: 年,喝茶人转运祈福就靠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