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泡岩茶时,该选择定点注水还是环壁注水?

这是某场直播时,一位新茶友的提问。

麻花发现,和新茶客们在一起交流时,他们观察事情的角度,很多时候要比我们更细致。

就以注水为例。

很多时候,老茶客们也会在泡茶时,也会遇到这些细节问题。

只不过,将一个习惯坚持久了,便会出现一种效应。

即,习惯成自然。

比如长期习惯在泡茶时,用定点注水。

也喝惯了,按这样的方式泡出来的茶汤。

于是,从来没想过,这样会有何不妥。

反倒是新茶友们,刚开始入门喝岩茶。

花了好几百的价格买了一盒正岩肉桂回去,泡茶时格外用心与认真。

因为正处在新鲜劲上,泡茶时小心翼翼,害怕出错。

便会来咨询,在泡茶时常遇到的细枝末节状况。

回到开头的问题。

盖碗泡岩茶,该选环壁注水,还是定点注水?

简答来看,通常前四、五冲左右,用环壁注水。

到了后几冲,大可随意些,从中二选一。

《2》

定点注水,顾名思义,是找一个固定点往下注水。

沸水从烧水壶的壶嘴处,呈自由落体往下坠,直至加满水。

盖碗泡茶时,定点注水的局限性明显。

因为干茶的含水量低,重量轻。

当你在左侧边定点注水时,右侧边的干茶则会受到水的浮力影响,快速抬起。

导致第一道茶汤泡出来后,仍旧有半边干茶没有沾到水。

用一句歇后语概括。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总之,当干茶尚未被彻底打湿时,用定点注水法,茶味十分有限。

原本投了8克茶进去,但因为干茶没浸湿,一开始泡出来的茶味跟只放半包茶的效果差不多。

论滋味,明显逊色一大截。

相比下,环壁注水的优势更明显。

环壁注水,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原地画圈注水。

毕竟,若是以同心圆的方式,往下注水。

那么只有盖碗边缘的条索会被沸水浸润。

而在圆心中间,干茶条索还是没能及时打湿,释放茶味。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打圈式往下注入。

要诀是,不断缩小注水圈。

确保均匀、无遗漏、全方面覆盖。

从而让紧结干燥的岩茶快速,慷慨地接受沸水洗礼。

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滋味风味度全方位展现。

《3》

头道茶汤用定点注水法,还会带来这样的副作用——带慢泡茶节奏。

定点往下注水时,身量轻巧的干茶,被浮力托着。

纷纷像小冰山那样,浮在水面。

此情此景下,很多茶客生怕这样泡出来的茶,味道不够浓。

索性就加盖直接摁下去。

将浮起来的干茶,摁在沸水里。

有时,甚至还要顺道刮两下茶沫。

但在摁压的过程,会延误宝贵的出汤时机。

导致干茶与沸水的亲密接触时间变长,茶味过量浸出。

于是乎,无形当中拉长出水过程,整杯茶都被泡浓。

这也正是,为什么茶友们觉得,看我们视频里展示的泡茶动作这么流畅、迅速、行云流水,而自己从注水动作就开始卡壳的原因。

症结在于,没用对注水方式!

或者说,注水的速度不够快。

盖碗泡茶时,前几冲很关键。

要是,刚开始泡茶就出师不利。

注水动作,慢吞吞定点注水,优哉游哉的花式刮沫。

出汤动作,更是不急不缓,起码等茶叶闷了上10秒后才出汤。

不消多说,这泡茶基本是被泡废了。

因为,前4、5冲时,优质岩茶的内质像能量充足的电池。

此时,注水动作要快,出汤速度也要快。

方能避免,因干茶长时间浸在水里,导致茶味被泡浓。

盖碗泡岩茶的快出水,计时是从注水刹那开始的。

不是等慢悠悠加满水后,才出汤。

而是干脆利落环壁注水,合盖出汤,沥干茶汤等,一连串的动作都不能卡壳。

从往下注水始到大部分茶汤倒出,用时在7-8秒之间,这才算快出水。

将快出水的动作分解,平均下来。

注水时间,2-3秒。

大部分茶汤倒出,要控制在5秒内搞定。

要是在注水上,就耽搁掉七、八秒的时间,何谈快出水泡茶?

盖碗泡岩茶的精髓,唯快不破。

少一分,差一秒,泡出来的都不是那个味道!

《4》

论泡茶,有分务实的,也有分花拳绣腿的。

之前,有新茶友过来求证。

环壁注水时,该逆时针还是顺时针?

麻花不解,也答不上来,索性先反问回去。

这两者有差别吗?

于是,那位茶友截来他在某音看到的内容。

大意是,逆时针注水是迎客,顺时针是送客。

说实话,这种类似汤圆上雕花的泡茶规矩,实践性不强。

是迎客还是送客,重点不在这些虚礼,而是看招待是否周全。

何况,在交谈闲聊时,谁也顾不上专门盯着泡茶人,用的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

再加上,方向感差的/眼神不佳的,压根就顾及不着这些细枝末节。

最后,那个内容里,也没说清楚是面朝客人逆时针,还是背朝客人逆时针。

这座次稍微一换,朝向立马就变了。

压根就顾不上这么多!

《5》

依麻花看,盖碗泡茶时,应该多务实。

环壁注水时,只要自己用得顺手,那么逆时针/顺时针都无所谓。

在往盖碗内加水注水时,要点是快速均匀打湿干茶。

另外,从实事求是角度看。

与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tp/1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