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

周遭的一切都抵挡不住时间的变迁

没有改变的

是陶博馆的办馆初心

一心是于发展中传承

一心是于传统中创新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和”者为睦,“同”者为附,能友睦相处而不附和,置身于群而不周比,是为君子处世之道。“和”是修养,“不同”则是能力,二者相合,一如陶器,温润而质坚,贵和尚中是为意,善解能容是为量,厚德载物是为体,和而不同是为形,刻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哲学智慧。陶性盛于变,陶器厚于载,陶人胜于和,当先贤哲理遇上陶器会出现怎样的诠释与思考,这些后来人的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品精赏韩小虎《鼎盛牡丹》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韩小虎《百子莲花》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吴亚平《桥顶玉璧壶》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吴亚克《神灵玉鼎壶》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神女NO.1》薛慧志设计、制作(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韩小虎堆花(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任航《文房雅础套壶》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怀其芳《小雨涟漪壶》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诸葛逸仙《细水长流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蒋丽雯《古鼎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周琴娣《如意玉佩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鲍玉梅《聚宝葫芦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此壶身为葫芦形,略扁,壶腹饱满,创新的圆珠壶钮,三弯流嘴胥出自然,壶把蜷曲之态很有意境,自然、随意,尽显韵味。作品以流转的曲线勾勒成葫芦的样式,憨厚可爱中透露着淳朴。葫芦即是福禄,以其形象的写意象征着吉祥荣昌,饱含着祝福的寓意。

范建荣《出水芙蓉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王福君《福临八方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袁国强《半菊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顾勤《春音留香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汤杰《四方玉露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王潇笠《药师琉璃光如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自身光明照无边,身如琉璃内外清。众生有心皆圆满,情随意在得安乐。这尊佛身披红色佛衣,右手执一宝瓶,坐于枯木之上,一腿盘起,一腿垂下,仿佛在救渡众生的途中小憩,却又随时准备着起身出发,不经让人想起了佛菩萨的“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

沈锡芬《望春花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华雪琴《三足宝鼎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朱丹《一品竹段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唐伯琴《巨龙腾飞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书香茶韵》周俊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曹竞方(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根据制陶术、汉字发明、竹简、线装书籍等元素为设计理念,表达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感知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传播中华文明的久远影响,让我们在纷繁的生活中聆听智者的声音,聚焦思想的锋芒,品味历史意蕴。

王光永:候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作品体现的是三位老者在等候一位牌友,交谈者的神情、久候的倦怠,人文情趣幽然而生。细节之处尽力追求去斧凿之痕,褪去铅华,大朴不雕,如此自然,如此洒脱,看着这些古拙的、憨厚的老者,让人不由自主地会有种亲切感……

陈国宏《智竹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曹奇敏《绞泥金律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方小龙《美人肩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许煜红《乡思套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汪国勤:田园秋趣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作品以“秋”为题材,壶体附件以卷曲的藤蔓为造型,形态抽象,点线面结合,婉转流畅的线条突出了壶身的韵律美感,旨在表现一幅秋天田园的景象。

潘岷《枫飘茶香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鲍曙岩《印包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董亚芳《圆曲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范国歆《三足祥云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丁洪顺《晨曲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徐青《大彬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管唯皓《仙瓢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管唯皓《仿古梨式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房玉兰《汉扁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勇淑英《竹迪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勇淑英《谛·春秋》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袁国强《清姿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范秀芳《中华之尊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葛昊翔《宜均釉象耳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葛昊翔《宜均釉双龙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双龙瓶取双龙双喜,吉祥和美之意。此瓶盘口,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渐收。两侧双龙口紧衔颈口,龙身弯曲,龙尾高摆,造型矫健挺拔、酒脱优雅,灵动传神。整器端庄稳重,线条流畅,古朴典雅,神韵十足。

王光永《品茶悟道(泥塑)》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徐雪娟《半瓢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邵毓芬《坚韧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吴云峰《会文六方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孔良法《紫砂梅瓶》(陶刻)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徐敏:松鹤延年青瓷雕塑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松龄鹤寿,取其长久之意,寓意吉祥。雕塑以松树为载体,沧桑的松枝错落交织,松针疏密有致,期间栖息着仙鹤,仙鹤羽色朴素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配以松树遒劲之态,勾画出一幅随意自然、蓬勃向上的画面,给人以安宁富足之感。

范秀芳《玉兔奔月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吴奇敏《雲景茶具》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潘小忠《方竹提梁茶具》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华雪琴《竹吟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沈锡芬《鸿运菱花提梁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范秀芳《八方八卦一捆竹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鲍曙岩《玉带祥云提梁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袁国强《月色菱花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赵明敏《明方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高俊《和盛致祥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丁洪顺《亚明四方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王志刚《劲松提梁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王志刚《汪寅仙半身雕塑》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董亚芳《秦权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孔良法《兰花盆》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费寅媛《和谐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许煜红《天书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丁洪顺《“天星”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华雪琴《“五八四十”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周忠军《“天人”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周俊智《“丁山人”天书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范秀芳《“乐不可支”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何六一《“尔雅”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鲁浩《天书壶》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南宋诗人释祖钦于其《跋圆觉经》中有载:“大虚圆满,妙觉混融。如春化物,和而不同,力不在东风。”赏器、用器,圆满之感由内而生,不借外力,沐于春风,化于万物,却心境独守,这,也许就真正做到了与先哲相通的体悟罢。

编辑:邵萍霞

撰文:邵芸

审稿:褚迎军、刘恋

签发:周小东

▼往期精彩回顾▼

《如果文物会说话》第三季第1集《双唇红泥陶罐》

《如果文物会说话》第三季第2集《云龙瓶》

《如果文物会说话》第三季第3集《半菊壶》(上)

《如果文物会说话》第三季第3集《半菊壶》(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my/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