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专栏冯恩昌葫芦小院乡愁
?《临朐》微刊稿酬机制 ?年度原创文集 ?年度原创文集 ?马玉顺:我只想安静做事 葫芦——小院乡愁 作者 冯恩昌 又写到葫芦了,我的眼前一亮,在我记忆的屏幕上,一下子呈现出一个活艳新鲜的葫芦棚。葫芦棚虽然只有四根木杆托着一片翡翠之云,十分简陋,可在我心里它比漂亮的楼房还清美,更难得的是有着醉人心灵的乡情味。一张小桌。一把茶壶,坐着小马扎,品味农家安闲静美,观察小院中菜花娇艳新颖,品赏那窗前石榴花的火红热烈。到了秋天的晚上,一轮明月悬在天空,小院里银辉荡漾,蝈蝈儿在葫芦棚顶,踩着葫芦银须,唱起悠扬动听的小夜曲,花丛中的蟋蟀,也悄悄鸣唱了,在婉转和缓的音乐声中,小院的月夜清丽而透明,正在享受小院月夜之美的我,很自然的写出一首小诗: 葫芦 棚架撑起音乐厅,蝈蝈攀藤弹小调。 花轿抬来葫芦女,叶缝流出丰收谣。 葫芦,是小院的美化大王,四方方的小院支起一个葫芦棚,绿色的藤儿爬上去,织起一片绿云彩,小院就显得有了生命活力。葫芦攀上花门楼,开了白花花,结下小葫芦,垂下檐来,人们在大街上行走就可欣赏,就觉得这个小院不俗气。葫芦爬上屋面,到了秋天,一片小葫芦长成大葫芦,就像一群白天鹅,落在农家屋面上,有着洁美清秀之姿。我很喜欢在葫芦棚底下写诗,这葫芦常常让我诞生灵感。我在品茶时,便观察葫芦小景,它有着长长的透明的青藤儿,有着弹簧似的银须儿,那小葫芦从绿叶缝里漏下来,一身细密的银色绒毛,就像20来岁小伙刚生出来的胡髭,隐隐约约的。这葫芦,有的上粗下细,若金钟;有的两个肚儿,中间有丫腰,叫丫腰葫芦。小葫芦就像出生不久的娃娃,很是惹人可爱,狠不得伸手托着它玩儿一会。葫芦花的洁白,我觉得很多名花无法相比,我在一首《夏夜》诗中写道: 葫芦花 淡淡的开了 摇着闪烁的银星 从棚架绿云里 跳下来躲进 老农的烟锅中 品味蝈蝈的小曲 音韵的生动 我为啥这么写,因老农和我一样爱这洁白的葫芦花,他在抽旱烟袋之际,沐浴在蝈蝈小曲里,在品赏葫芦花之美。在葫芦花盛开的气氛中,是我写诗最佳时刻,灵感如山泉源源不断地喷吐,新鲜诗眼连续蹦跳出来。就在葫芦棚下的小桌上,我写过几千首诗,选出精品出版了《多彩的风》《山韵》等诗集。我把葫芦比作农家出版社,葫芦花吐露新意,小葫芦摇曳出诗集的彩页,葫芦棚上的绿云和显露的葫芦花为精美的封面,葫芦须就是永久的书号,想出版就出版。葫芦和葫芦棚的诗情话意,多少年来一直深印在我的心中,也成了一种最美的乡愁。 葫芦有多种,据我所知,有大葫芦、小葫芦、长把葫芦、丫腰葫芦、瓢葫芦、菜葫芦等。它既是美食,又可做器具,还是一种乡情浓浓的葫芦文化。我母亲年年秋末,把小院里的葫芦摘下来,放在屋里一大堆,让父亲拿出专门时间为她解葫芦,大型的解成瓢,作升、斗,盛粮食什么的。早些年,铝制品不够流行,还可作水瓢。我在山区教学自炊,就用过葫芦瓢舀水,其实用它很干净,也很轻便。大小老嫩葫芦,可做美食。把解开的葫芦放大锅里,添水煮一个时间,拿出来把瓤子挖出,可剁细包水饺、炒肉丝、做汤喝,都清气香醇,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葫芦的用途多多,制漏斗、酒壶、碗、盅等,有的可做笙、琴之筒,成为乐器,还可在上面烙画、绘画,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小院的葫芦花,洁美、清丽、白皙,在我脑海里的稿笺上深印着浓浓的乡情;那大大小小的银葫芦,永远牵动着我的缕缕乡愁! 图片/网络 冯恩昌,年生于山东临朐。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系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协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被誉为东方诗神。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获亚太地区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家一级艺术家称号,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18部,《糖葫芦》、《故乡蝉歌》,选入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 苏小朐支持原创,感谢分享!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jd/3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父亲节世屹文化与您屹起陪父亲过节
- 下一篇文章: 头条不仅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