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工夫茶,要点真工夫
说起工夫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潮汕,潮汕的工夫茶可谓是历史悠久,大家嗜茶如命,不夸张的说,从醒来到睡前,潮汕人都离不开茶,潮汕人不仅爱喝茶,而且还会喝茶,“工夫”二字,在潮汕话里就有细致、讲究之意。 讲究的潮汕工夫茶 俗话说:“水为茶之父,器为茶之母。”那潮汕的工夫茶里,对于器皿的讲究就大有学问,那作为一场潮汕工夫茶事里不可或缺的主角——茶壶,自然也有其独特之处。 传统的潮汕工夫茶里, 用的茶壶多为手拉红泥紫砂, 潮州枫溪一项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工艺, 相比于宜兴紫砂壶的闻名天下, 手拉壶倒显得有点儿默默无闻。 但制作“手拉壶”的泥料细腻,并且拉坯成型的工艺也能予以一把壶不一样的视觉表现,正是因为如此,也才有了我们“大巧若拙“手拉壶的诞生记。 -点击视频,进入观看- 张世林,三舍主理人,陶瓷艺术工作者。 年学习陶艺设计与制作,并加入凤凰窑陶艺工作室。-与工作室团队专注于陶瓷壁画浮雕和人物场景还原的设计与制作。年到景德镇深入学习陶瓷技艺,年创办个人工作室"三舍"。 匠人精心制作中 致力于茶器的设计与创作,着眼于实用性与美的平衡。 因为是手工器皿,所以尺寸会有些许偏差。 创作中以深入学习借鉴古代器物的发展与现代工艺美学器物的造型设计为基础,以手心传达出内心的感受与话语,将自己的想法及感受透过创作呈现出来,让陶土变幻成为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个人往展」 /8「破土成器」器物展/杭州 /11中韩陶艺生活陶艺展/青岛 /12「同成一器」展/大连 /5「有间成器」茶事器物展/深圳 /8「器本物」茶事器物展/苏州 手拉紫砂壶·大巧若拙 手拉壶最特别的地方,是可以依靠拉坯的离心力过程中保留下泥土的颗粒感,这就像是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部分,尊重自然返璞归真,大巧若拙,这也是茶道中一直不懈追求的精神。 本期紫砂壶为我们同世林老师创办的联合开发的器皿。 直径5.5高6.8cm容量ml 福禄款,取自传统的“葫芦”造型。 气质拙朴可爱,造型大方美观。寓意生活福禄双全。 直径5.5高6cm容量ml 巨轮珠壶是清末明初著名的古典壶型。 出口日本甚多,广受日本文人欢迎。其壶型古拙质朴,散发出浓烈的高古气息,器型简洁、空间明快,圆润敦厚极具古朴美感。其大口便于投茶,直流出水爆爽,泡茶品茗亦实用之极。 直径6高6.8cm容量ml 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 佛之音声亦如是,故三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或许,梵音就在这一杯茶里。 直径5.8高7cm容量ml 若云壶身为云纹雕刻纹路,是传统纹样的诗意。 泡一壶茶,享受茶香带给你的清幽。 「工艺难点」 / 朴实浑然 因为相较于常见紫砂壶制作,张世林老师的制作手法对创作者本身的手上功夫要求更高,几乎所有的面貌和细节都需要在成型之初设计好,并通过双手逐渐呈现出来。 / 装饰自然 张世林老师的装饰手法是在拉坯过程中制作出来的,和后期修坯的时候二次经由人为修饰上去的味道是不同的,更像是自然生出的纹饰肌理。 / 实用考究 因从最初的选泥开始就需要考虑到制作,成型,乃至烧成,使用的每个功用、造型、细节,所以往往这样的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是更细腻、适用、统一感显著的。 三舍独特装饰手法制作 01-拉坯成型 首先要选上好细腻的紫砂朱泥,才可以保证在拉坯过程中的成型。 02-修坯 为了保证每一把壶的精致,用全手工修壶身,壶盖,特别是壶嘴,需要在在半干的时候修,才可以与壶身进行无缝相连。 「底部落款:三舍」 03-粘接 修好壶嘴壶把需要接上,全手工粘接。 04-独特的装饰手法制作 很多的装饰手法,包括壶身纹理类,都是在拉坯过程中制作出来的,并不是修坯的时候修的,当拉坯时用手将壶身拉圆扩大扩出来的时候,纹理,装饰就会被扩出来,也会让每一把壶都呈现它的个性。 虽说喝工夫茶,要点真工夫,更要大巧若拙的态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yx/6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葫芦岛兴城这个特产不一般,个地理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