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老热老热了!!!!

让我吃个西瓜解解暑吧!

注意!

解暑和防暑可是要讲究中医养生方式的哦!

徐俐平

穴FIT越健康栏目资深中医师

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静,做到神清气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

什么时候才叫“中暑”?

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6月22日之前,未能称为暑邪致病,只能统称为“温病”。但连续高温天气,已经具备暑邪致病特点。1、暑,为火热所化。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温天气,如果感暑,出现壮热、心烦,面赤,脉洪大这些症状,属于阳热症状,应及时清热解暑。2、暑,升散,耗气伤津高温天气,大汗淋漓,汗出过多容易耗伤人体津液,津液亏损会出现:口渴喜饮尿黄短少气短乏力等症状,属于暑邪伤及人体的气和津液,应及时补充水分(糖盐水),益气生津以防止汗出过多。3、暑多挾湿。暑天气候炎热与多雨潮湿交替,又热又闷然后一场暴雨,湿阻体内会出现:四肢困倦、胸闷作呕、恶心大便溏泻粘腻,暑湿困阻脾胃的症状。4、暑挾湿侵袭人体。湿性重浊如湿邪外袭肌表,则头昏沉沉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关节疼痛麻痹皮肤肿胀湿性秽浊,分泌物增多,比如眼分泌物增多,白带增多异味,小便浑浊如何避开湿邪侵袭人体?保持脾胃功能稳定?戒生冷冻饮。5、暑天不少孩子户外活动后感暑发烧?妈妈不要慌张家中备好:退烧药(美林)温度计退热贴清解退热药包或清肝祛湿汤。按部就班,观察孩子24小时内的变化。

怎么应对高温?

徐医生小贴士!

1、减少高温户外活动,出汗过多及时补充水分,尽量减少冷热交替(空调房22度,出外40度),以防中暑。也不能长期躲在空调房,不出汗,不感受夏天的热浪,人为的寒冷造成“阴暑证”2、保护脾胃。天气热没有胃口,可以煲药膳汤、粥,少吃多餐。避免生冷冰冻伤脾胃阳气。消滞开胃茶:布渣叶10克、葫芦茶10克、鸡内金5克、山楂10克、扁豆10克、甘草6克3、少熬夜,早起运动,适应夏季天气特点。注意情绪平稳,不要过度兴奋、烦躁,保护心气,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羹,龟苓膏等

FM

90.6

商务合作:fitfit

.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中科让您寒假告别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yx/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