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太可惜关于包浆那点事
不少壶友在养壶的过程中很迷惑,为什么我的壶怎么都养不出来效果,或者变化的速度很慢。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标准,只和泥料还有使用习惯有关系。 陈腐老紫泥制成的紫砂茶壶养成的时间就很短,而段泥相对来说就难养些,但一旦养成色泽是非常好看。 段泥小西施 供春泡养效果对比(右为泡养后) 有的泥料,出窑时很不起眼,几泡之后立马就有变化了,整个色泽都会很明显。 养壶要养多久才能看出效果 一般紫砂壶每天一泡,一个月左右壶的表面都会出现细微的变化,那是一种更润的感觉;养到一年时间,壶身的光泽会暗下去,是那种暗而有神的光,与新壶已经有明显区别了; 泡养后的紫泥掇球 右为泡养后 养到三年五载,茶壶则出落的越发沉稳,内外色调一致;时间再长我就不知道啦,或许整个茶壶会透露一种不一样的精神吧,当紫砂壶养到一定时日,便会呈现出一种包浆的状态。 什么是包浆 一个物品被生产加工出来,时间长了就会“显旧”,就算物品没有任何损坏,你依然能感觉到它的老旧,因为时间长久了材质表面就会发生些许变化。 泡养后的红泥西施 右为泡养后 原本万物皆会如此,但人们专门为一些艺术品、工艺品、赋予文化含义的自然产物等等所发生的这种变化起了一个专有名词“包浆”,从而又去推崇、追求这种质感,最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紫砂壶的“包浆”的原理 1、紫砂表面的物理变化:外界对紫砂表面的研磨、抛光、冲刷 2、紫砂表面的化学变化:外界物质和紫砂表层相互作用,紫砂表面所发生的氧化、腐蚀等等化学反应 泡养后的紫泥文心 左为泡养后 3、外界物质的残留及其物理、化学变化:诸多无机物、有机物的细小颗粒残留在紫砂表面,自身又同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想来想去也就这么三类,交叉进行,相辅相成,时间久了,最后紫砂的表面的质感就获得改变,产生了所谓“包浆”。 泡养后的紫泥仿古 右为泡养后 除了自然使用,使用人为方式也可以加速某些方面的变化,但影响方式必会与自然使用的影响存在差异,所以最后可以获得某种“包浆”(或者说质感上的变化),但和自然使用产生的包浆存在观感、触感上的区别。人们为什么追求包浆? 其一是市场和文化领域对艺术品的认定原则从来都是“老的比新的好”,进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判断,认定有包浆的就比崭新的好; 其二是“时间不易得”,所以带有时间含义的包浆尤显珍贵。 盈润包浆 其三是人的自然感受,经过长年使用的东西,给人的心理感受更为舒适,人们会本能的感到老的物品与人发生的关联更多,从而更具亲切感。 怎样看待包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包浆问题,也是如此。仔细想想,为什么追求包浆?结果恐怕是——“大家都追求这个”吧。 这是人们集体构建出来的一个审美趋向,其实和“美”的关系并不大。当人们都追求包浆的时候,一系列的病态行为就产生了,简而言之,就是想出了无数种折腾茶壶的办法,使紫砂壶偏离了存在的本意。 紫泥掇球包浆 无论如何,一根筋式的摩擦、冲刷、泡煮紫砂壶都得算是件粗鄙之事吧,何况这种粗鄙的操作又将增加损坏壶的几率。 “包浆”的价值是时间和自然使用所赋予的,这个原则不可能被打破,对待包浆,要坚守自然而然,要抱平常心。 ▼ 紫砂茶壶的乐趣在过程,结果只是一种呈现。慢慢养,耐心养,用一辈子来养,体会一把紫砂茶壶不同时期不同的味道。相关阅读: 到底是什么,决定着紫砂壶的价格?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壶是什么壶? *** 你还有什么想聊的吗,欢迎扫码。 开壶指南养壶忌讳辨别泥料鱼罩壶秦权壶线圆壶如何清洗关于系绳藏壶门道鱼化龙石瓢壶井栏壶供春壶视频制作全过程辨别化工壶笑樱壶唐羽壶汉棠石瓢匏尊壶周盘壶潘壶葫芦壶柱础壶葵仿古壶蛋包壶虚扁壶上桥新壶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yx/3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还在疑惑吗紫砂壶中哪种泥料是最好的
- 下一篇文章: 市场上几十元的紫砂壶到底是什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