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川藏线不可或缺的溪口段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溪口镇,宣城宣州区最南端47公里处的山水小镇。从宣城市宣泾路口出发途径金坝、杨柳、再向左边的一条柏油公路一拐,过了周王,公里两边的郁郁葱葱的丘陵地带,仿佛一下拔地而起,那些连绵苍翠的山峦像无边层叠的巨大屏障,护卫溪口。山巍巍,林幽悠,馥郁的林木气息扑鼻而来。道路变得弯急而狭窄,车窗沿峭壁,林叶拂面来,如果在花儿灿烂的季节,绚丽的山花点缀着山体,那一阵阵浓郁的香气,便是大自然给予生命最慷慨的馈赠。 未到溪口镇,雪峰山的山峦之间,似乎隐约梵音,岁月邈远,禅意深邃,令人敬畏。雪峰山景区有两座寺院,分别为京山禅院和朝天洞龙泉寺。另一座觉海禅寺位于溪口镇华阳社区境内。佛与山之间似乎总有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关联。两者都有着,博大、深邃、以及肉眼凡胎所不知的关乎天地之间的玄妙。山似乎本身就是佛境。自古,寺在山中,山林佑寺。溪水、石阶、幽林、古树、磐音、峭壁、甚至还有溶洞,这些隐逸而避俗的事物,是溪口这三座寺院最能洗净人心的梵音佛经。京山禅院的修竹廊荫,莲池古树,小桥流水;朝天洞龙泉寺的千条石阶如悬梯、凿壁而建的寺院、山壁如刀刻,那是锋利的岁月笔尖在石壁的纹理之间镌刻的佛经;觉海禅寺对临天然溶洞“白云洞”,晨钟暮鼓间,灵岫回荡钟磐声,是山在轻诵佛经,一滴溪水,一梵音…… 过了雪峰山牌楼,向南几公里,便到溪口镇新旧街区。直行是老街区,向左是新街。新街是现代新镇面貌,宽阔的街道,两排崭新的高柱路灯。无非是一些平常商铺。热闹的还是老街。过了溪口镇政府(原溪口小学),一个下坡,一支烟的功夫,步行就能到老华阳河桥,便出了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笔”的作坊便在镇府隔壁的老巷内。作坊庭院格局,在制笔工人娴熟的制笔流程中,一支支精致的宣笔在坊间熠熠生辉,仿佛溪口厚重的山水文化,人文底蕴在笔尖之下如泉流淌…… 老街依然原貌,老巷、老铺子、老菜场以及在新茶上市的时候喧闹的茶叶采购市场。溪口高山茶历史悠久,闻名于世。著名的有:塔泉云雾、天竺云芽、狮峰银钩、黄花云尖、古雪剑芽等名茶。茶季时,老街、巷陌时常茶香弥漫。老街大多槽门商铺,很多老溪口人依然习惯在老店门口搬个凳子临街而望,左右隔壁,巷内巷外,断续吆喝,饮茶闲聊。 “山重水复”这个词语,是临在老华阳桥上脱口而出的一个生动景象。华阳河道,清凌凌的河水缓缓流动,仿佛在莽莽苍苍的大山底部,清越地吟唱着溪口人文如流水的岁月。老桥向右,沿山逆水。山林翠幽,河道芦苇、流水击石,是对感官和心灵的又一次洗涤。行至“吕辉村”村口,便见“吕辉”烈士一尊雕像,以及背后的“吕辉”革命事迹展馆。 往前几里,向左一拐,行过一流水石坝,直至塔泉“阡陌坑”。山路逼仄,草木清香、溪流侧耳、山民庭院、鸡跳鸟飞、间有粽叶飘香,玉米成串挂檐头……路是铺好的水泥路,只是车子时常要临山壁而行。山体的气息,是一股股草木腐叶久浸山泉的浓郁味道,然而在呼呐之间却升腾出一种久失的清新。塔泉是吕辉村下设村民组,间距大约十几公里。一路溪流陡崖,忽隐忽现,密径难寻。其间山谷宽阔,流水奇石,石桥连幽径,岸上有人家。小桥流水,枯藤老树对于山民而言,只是必须的生活场景,他们的日子是在溪流声中流走的,每一颗苍劲的老树的皱痕里都刻着他们的生命片段。 未到塔泉,便见阡陌坑峡谷。现被更名“塔泉坑”。顾名思义,阡陌坑峡谷的溪流宛如一条隐在幽山蔽林之间的小路,从山的深处缓缓延伸出来,汇入主溪道。跨过溪道,则要赤脚而行。水中凸起的大小石头,便是脚下的“石桥”。越往里走,溪流越急,两边崖底谷壁扩展出的嶙峋巨石逐渐合拢,峭壁之上,苍劲的粗藤相互交错,蔓枝四展。溪坑渐深,水光潋滟,律动着的彩光,犹如流淌的彩虹。纵身向内,淙淙泉水响彻幽谷,谷壁被大地之灵雕刻,形态神奇。一块巨石突兀伸出,侧影竟似“伟人像”。让人喟叹!巧夺天工的正是这万年之泉,泉水夜以继日穿凿山体,似一双无形的大自然的艺术之手。 塔泉谷向前,逆溪而上,不过几里,便到了塔泉村民组。往年,从吕辉到塔泉,山路崎岖,汽车是进不来的,现在路道被拓宽,一路全是铺好的水泥路,汽车可以直接到达塔泉村村民组。重山峻岭,岭上有人家,门前古树粗藤,院后茶园满山坡,潺潺流水远山来,循溪而上见岚烟。这是站在塔泉的山脚下,环顾四周的直观印象。 华阳河是溪口山脉的经络。华阳河水是溪口远山近岭无数条溪流汇聚而成。无论山与山之间的距离隔了多远,气息是相通的。几乎每座山沿下的村庄都有一条潺潺溪流,溪流流淌着山里人简单而透亮的生活。如果从“吕辉纪念馆”沿着华阳河一直向上,恰好又遇上一场来势汹汹的大雨,经过石桥、低坝,经过山壁下的村庄溪道,那些奔腾不止的水源像高速疾驰的车流一般涌向华阳河内,瞬间,那些凸在河道上的点点河石被覆盖水底,山峦之间氤氲着连绵的雾岚,或浓或淡,或流或止。雨停了,溪沟的水也深了,石斑鱼在清澈水中石缝间,来回穿梭,蜂蝶在水面盘旋,山蛙跃出水面……这些生灵在雨后又恢复了生存游戏。 从吕辉村至“五语堂”,经过了一条被两边茂密高大的毛竹林遮蔽的宽阔山道,幽幽的竹叶清香,翠绿的密林被风晃动,犹如一条林间隧道,是一处清凉无暑的密幽通道。溪口的山路中,像这样的林间山路,屡见不鲜。“五语堂”,是一家近年来吕辉村闻名外界的民宿,由原吕辉小学改建而成。“溪、松、鸟、虫、人”集为五语。实际上,大自然声音千变万化,人耳听不见的有太多,那是要用心灵去感应的。一直往上,在狮峰山下,有一山民,沿着山涧的流水垂钓。钓竿是细竹,钩子上穿个小黄蜂,石斑鱼是经不起诱惑的,只见钓竿往水中一甩,再轻提,佯装落水之状,一会功夫,一盘鲜美的山珍,便成了农家之乐。 溪口天竺村是溪口通往“皖南川藏线”至宁国板桥、方塘的必经之地。复回,华阳河老桥。老桥正封闭修缮。新桥与老桥并行,与新街相联。车子驶过新桥,一条乌青的柏油公路在沿山公路间,散发油光。斑驳的光影,从茂盛的公路两旁山林的缝隙里洒出,跳跃在车窗间。在盛夏,透出阵阵爽身的凉意。经过华阳社区街道,车行不过十分钟左右,便来到溪口天竺村下。 塔泉山脚下一路的沿山公路蜿蜒而上,山脚下开阔地有油绿绿的田园,公路两边的山里人家错落有致。院墙有砖瓦结构,有的是山石垒切而成。房屋是新旧庭院,相互穿插。旧式的两层土屋排楼,有着浓浓的岁月烟火味。门前院内,有条不紊地摆放着各种花卉,鲜艳而灿烂。缠绕在庭前院外的蔬菜藤蔓枝叶肆无忌惮地向四处延伸,繁茂地覆盖着墙壁沿角,姿态丰腴的南瓜、葫芦以及其它蔬果挂坠其间,安然又招摇。它们是农家院落独特又具有艺术感的装饰。路口随便一棵树,都是一把遮阴的巨伞,村民集聚其内,侃侃而谈。 在天竺村村口,一块徽派残垣式牌壁上有“溪口天竺盘岭中心部”的标识,回眸凝望,四周雄山逶迤,葱翠无垠。右侧,石阶甬道,坡山农家院。甬道一侧是木围栏护着的一棵著名的古树“红豆杉”擎起的一片巨荫。枝干遒劲,似乎每一支张开的枝桠都是一棵斜逸而出的树。主枝干裂开,形成幽幽洞口,一种无以名状的苍古隐约其内,令人敬畏。四边山谷,隐隐物语,幽深净心。心中羡慕古树坡上农家的生活,在四季中该有怎样的风情啊! 古树地基被一圈坚固的山石围砌保护,嵌有一块介绍石碑。摘要如下“红豆杉是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堪称植物界的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有万年历史,此棵红豆杉生长在溪口镇天竺村盘岭组海拔米的村口,高约30米,胸径1.8米,树年约年。并且在空心的树干中又长出两棵小红豆杉,似母子同心。每年金秋,都会结满红豆。”仰望红豆杉,不禁想起,在溪口的四合村海拔米的深山断崖处,有一棵高达37米,胸径3.9米的千年南紫薇,据说是全国同物种中最大的一棵。溪口的千年古树绝不会仅仅只有红豆杉和南紫薇,面对苍茫的崇山峻岭,渺小的我们毕竟所知甚少。 出了天竺村口,一个下坡,处处是青山密荫农家院落,溪流声不绝于耳。民宿众多。过了方家村,便是“皖南川藏线溪口段与宁国交界处”。再往前,山路越发的陡急,山路呈“S”形盘旋而下,不久便到了“铁瓦寺”下院,“铁瓦寺”上院顺下院山道攀山而上即可。著名的宁国方塘“落雨林杉”景点,二十分钟车程即可到达。一路走来溪口的这段“皖南川藏线”,令人意犹未尽,也不可或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yx/11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种好五株茶做活茶文章石阡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