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紫砂史上最著名的6ldquo只
瓜壶,紫砂花器中最经典的款式之一。紫砂花货提炼自然之美,融入茶壶设计中,各式瓜果给紫砂艺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但要想做出惟妙惟肖,可以以假乱真的瓜壶,一定得是高手才行。 下面这6只瓜可以说是紫砂史上最著名的6只,皆出自大家之手,是技艺卓群的典范之作,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陈鸣远四把南瓜壶最早的南瓜是谁创制的早已不得而知,但若要说最著名的南瓜壶,那必然是成名远的四把南瓜壶。 年5月15日,中国嘉德春拍“紫泥菁英——紫砂古器与近现代臻品”专场上,“陈鸣远制南瓜壶”以万元的价格成交,这把壶就是他的“和正瓜壶”。 01和正瓜壶落槌价万人民币 成交价万人民币 据传,该壶的旧主最早可上溯到晚清民国时期虚斋主人庞元济,他被誉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 其晚年经济拮据时,将大量藏品让与杜月笙之子杜维善的岳丈谭敬,谭敬是民国时期一位传奇的收藏家。 在年,杜维善将此壶在苏富比“宜兴名陶”拍卖会拍卖,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罗桂祥博士,以3万港元巨资竞得。 年,罗桂祥先生将数百件陶瓷茶具捐献给香港市政局,成立香港茶具文物馆时,顾景舟从中唯一选出了这件南瓜壶,让罗桂祥先生留下来。 年香港罗桂祥茶具文物馆庆祝30周年馆庆, 展出了罗老手捧此件“陈鸣远制南瓜壶”的照片 年香港罗桂祥茶具文物馆庆祝30周年馆庆,还展出了罗老手捧此壶的照片,喜悦之情洋溢脸上,可见对它情有独钟 除此以为,还有另外三把南瓜壶,被公认为陈鸣远的真迹,分别是“东陵瓜壶”、“一啜瓜壶”、“万年瓜壶”。02东陵瓜壶高10.5cm,口径3.3cm,底径5cm 题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鸣远” 南京博物院藏 为吴大澂旧藏,于年入藏南京博物院,是最广为人知的陈鸣远作品。 此壶铭文还昭示丁一则历史人物典故。汉代人召平,本为秦始皇时的东陵侯,其人品格甚高,安贫乐道,秦亡后,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味道甜美。 题铭意为,此壶系仿东陵瓜,有慕东陵侯召平其人品之意,所题壶铭更见制壶者心迹。 03一啜瓜壶高12.7cm宽16.3cm 题铭:“如何此一啜,有味出吾囿。鸣远” 虚斋庞元济旧藏 一啜瓜壶原为清末民国著名藏家庞元济所藏,著录于《虚斋名陶录》,后为民国空军上校李氏所藏,现由李氏后人继承。这把壶题铭为“如何此一啜有味出吾囿”,十分耐人寻味。 04万年瓜壶(缺盖)翦淞阁藏 翦淞阁是文玩收藏金字招牌,业内人士评价“它代表了一种高品位、高质量的文玩收藏”;陈鸣远的万年瓜壶正是收藏于此。 与前面介绍的三把壶不同,万年瓜壶并不完整,壶盖已经缺失;虽是如此,仍以独特的残缺美在紫砂收藏界有着重要地位。 05曼生葫芦清朝文人陈曼生,与紫砂匠人杨彭年合作,创制了曼生葫芦壶。 相传,有一日陈曼生的外甥来访,竟以一担青葫芦为礼。曼生不觉礼薄,热情款待。 曼生原作葫芦壶 外甥虽清贫,却也酷爱读书,这点让曼生深感欣慰,临走道别时外甥对他说到:“区区葫芦不足为礼,送福送禄与舅,只愿亲舅福禄双全。”曼生听闻十分欢喜,回礼道谢。 曼生原作葫芦壶 外甥别后,曼生捧起葫芦置于案头写生。画完再看,更觉得有趣,又重置笔墨,依着葫芦样式设计了葫芦壶。 06曼生匏瓜匏瓜本是一种葫芦科的植物,虽名为瓜,果实却不供人实用,而是被剖开当做水瓢使用。 曼生匏瓜壶 清嘉庆年间,陈曼生在溧阳作官,与宜兴匠人合作制壶,匏瓜壶就是在那个时候由陈曼生设计出来的,此后便成为紫砂壶传统样式。 曼生匏瓜壶 在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把曼生匏瓜壶,以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小编推荐:宜兴制壶世家,纯手工,源头直供,只要茶具店40%的价格,长按识别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tp/6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特大快讯教程手机怎么关闭京东白条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