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   

那是个集体主义风靡的年代,打下的粮食,包括南瓜在内,都是需要严格按工分收入及人口分配的,每次将南瓜从地里拉回村子,队里便及时把南瓜分给各家各户,那时村里种的蔬菜种类较少,最常见最普通的当属南瓜了。因此小时候,南瓜便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南瓜易于存放,尤其到了冬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南瓜可算派上了大用场,即可吵着吃,也可蒸着、炖着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土豆炖南瓜,暖意融融,冬天的寒冷被驱逐的四处逃逸,我至今仍怀念那时南瓜的味道,它让人感受到平淡中的快乐和幸福。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南瓜的贡献不可小觑,它实实在在为人们填补了饥荒,称得上当之无愧的功臣,足见南瓜在清贫岁月中对人们的意义。如今,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南瓜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甚至成为一些饭店不可缺少和替代的美味。只不过人们在做法上更加用心,更加精细,花样也不断翻新,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们总是想着换一下胃口,吃上几块清蒸南瓜,顿觉甘爽怡人,喝上一杯富有情调的南瓜奶昔,便浪漫了整个午后。

  

 南瓜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成为一种装饰,不少人把个头较小的南瓜,美其名曰“金瓜”,掏空了内瓤,在外皮上雕刻成雅致或者有趣的图案,装点家居;还有的家庭偏爱色泽亮丽,体态精致的南瓜,把它和其他艺术品一起摆在案头去欣赏。 

 南瓜以它朴实憨厚貌不惊人无私奉献的品质,给人一种温暖,一种依靠,一种扎扎实实的幸福感。而它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美味,还有童年的那段美好记忆,和割舍不断的情结。

此文首发年第5期《雨花》杂志,选发于年第8期《散文选刊》后再次被选入《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赵克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协副主席,河南省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洛阳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出版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多部。其作品在《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国优秀诗歌年选》《中国诗歌导读》《中国精短散文年选》《中学生每日一读》。

扫描







































甘露聚糖肽针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tp/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