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
题记: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祝所有宝贝们节日快乐!如花绽放! 祝宝爸宝妈们身体健康!静待花开! 宝葫芦 (一) 一个月前在路边地摊上买了一个小葫芦,喝茶时握在手里把玩,不几日便色泽金黄,油光发亮起来。 一天早上出门前忘了放下,便交给坐在后座的JONE,“给你玩玩,小心别掉了。”他高兴地接过去,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 到得学校门口时,我如往常一样等着他从后座爬下来。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动静。 “快点,不然迟到了!”我催促他说。 回头望时,却见他目光热切而又紧张地盯着小葫芦,还保持着出发前那个捧着的姿势。 “不用这么小心。”我轻叹一声,笑了。 “这是宝葫芦吗?掉到地上它会摔坏吗?”他终于呼了一口气。 “我不知道!”我伸手去拿,“快点进去!” “我听到里面在响,”他小手紧握着小葫芦,在耳边晃了晃,“里面是种子吗?” “是的,是的……赶紧下来吧!”我不耐烦地说。 他依依不舍地把小葫芦递给我,笨拙地从后座上爬下来。大概是小腿磕到了坐垫上,他小脸微微红了,龇牙咧嘴,咝咝地倒吸着凉气。 “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记得喝水!”我从车筐里取出饭兜递给他。 他接过饭兜,缓缓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宝葫芦的种子种在土里能长出很多葫芦吗?” “问那么多干吗,赶紧进去!”我朝他大吼道。 他抿着嘴,不安地看了看我,终于还是走进校门。大大的书包将他整个后背遮住,拎着的饭兜几乎要拖到地上,他快步走在通往教室的校园通道上,很快淹没在叽叽喳喳奔走的人潮里。 (二) 有天晚上,JONE正在卫生间刷牙,我终于可以歇下来泡一壶茶了。 习惯性地去茶叶罐上拿小葫芦,那里却空空如也。 “你拿我的小葫芦了吗?”我问刷着牙的JONE。 虽然他从小就知道,茶几上的紫砂壶什么的他不能碰,但不能小觑孩子强烈的好奇心。 “没有。”他含着牙刷,口齿不清地回答。 我找遍了衣服口袋和包,还是不见。 仔细回想了一下,我确定早上是放在茶叶罐上的,下班回来没有动过。 “你找到宝葫芦了吗?”刷完牙洗完脸的JONE走过来问。 “没有。”我喝了一口茶,不经意间瞥见他闪烁的目光。 “不经允许乱拿东西就要打一顿。”我大声说,“你想要什么东西,可以跟我商量,合理的,可以给你买。” 他没吭声。 “你真没拿?要是拿去玩了,下次要提前告诉我,这次还给我就行……我们可不喜欢说谎的孩子。” “没拿,”他一边换拖鞋,一边说,“你是不是放在书桌上或者床头柜上忘了?” “不找了,你赶紧睡吧。” 他说了一声晚安,便爬上床钻进被窝。 (三) 喝了一会儿茶,我去书桌前开了台灯,准备看会书就睡觉。 却听见JONE细碎的脚步声响起。 “怎么还没睡啊?明天早上又叫不醒!”我开门看到穿过客厅走来的他,生气道。 “上厕所。”他快步跑进卫生间。 怕他墨迹,等他洗好手,我将他抱了起来,去他房间,将他塞进被窝。 “爸爸你记得找找茶几底下哈,说不定宝葫芦掉下去了呢。”他说完,便转过身去。 “赶紧睡觉!”我将被子给他掖好,“不许说话了!” (四) 将他的房门拉上,我去沙发上坐下。 深呼吸一口,往茶壶里倒满热水。 低头的刹那,油光发亮的小葫芦,赫然躺在茶几底下。 按捺住叫醒他质问的冲动,我紧握着小葫芦,盘玩了许久。 临睡前,我推开JONE的房门,将温热的小葫芦轻轻放在他的枕头边上。 (五) “爸爸,宝葫芦怎么跑到我床上来了!”翌日清晨,JONE手握小葫芦,惴惴不安地站在厨房门口。 “哦,昨晚我找到了,看你那么喜欢,给你玩几天。”我将煎好的鸡蛋盛在碟子里,“赶紧洗手吃饭。” “哇,太好了!”他欢呼一声,跳起了杂乱的踢踏舞。 没疯半分钟,他突然情绪低落地耷拉着脑袋走了进来。 “爸爸,我错了!昨天我拿宝葫芦玩,然后不记得放哪里了,后来在我的书桌上找到的……我就把它放在茶几底下了……”他的声音细得像蚊子。 “嗯,知道错了下次就改正,好吗?”我把油腻的手在围裙上擦擦,捏了捏他的鼻子。 “嗯!”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六) 吃着早饭,JONE也时不时要去看一眼摆在餐桌边上的小葫芦。 “里面有七颗种子,对吗?”他问。 “为什么是七颗?”我反问道。 “因为葫芦娃就是七个啊。”他用手背擦了擦嘴角的米糊,得意扬扬地笑了,“你不知道吧!” “好啦,赶紧吃饭,还有两分钟!”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 (七) “爸爸,你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离六一还有一个礼拜,JONE把小葫芦还给我时,满怀期待地聊起这个话题。 对于儿童节最早的记忆,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所在的中心小学举办了节日活动。来自全乡各所小学的师生聚拢在羊古坳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欢度六一儿童节。学生们排成整齐的方阵,站在满是碎石和沙土的操场上,老师们坐在方阵前头的木凳上。 我穿着补了几次的塑料凉鞋,站在队伍里,津津有味地观看正在进行的雷锋村小学的节目,《小小翻译官》。手搭凉蓬遮住愈发强烈的阳光,仔细瞅了瞅那个扮演翻译官的小姑娘,竟是我认识的,立马激动不已地跟前后左右的同学说,“那个是京京,我认识!” 我想,我是喜欢过六一儿童节的。只是后来,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父亲节,劳动节、国庆节等等逐渐取代了儿童节,儿时的期盼、欢欣,也逐渐模糊起来。 (八) 没想到将近不惑之年,六一前一天,我竟收到了六一儿童节的礼物——四本书,画册《安的种子》,还有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 快速翻完了《安的种子》,又随手翻看了《孩子你慢慢来》的序,竟是被那个5岁的努力想要打好蝴蝶结的孩子感动了。 对于孩子,“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估计是做不到的,我想,哪怕愿意等上一阵子,就是极好的了。 图画和文字,更像是给正饱受孩子煎熬的大人们看的。 我握着越发光亮的小葫芦,失神良久。 (九) 也许,是我太焦虑了,没有平静地走进适合播种莲花的季节,没有耐心地等待打着蝴蝶结的孩子。 我用毛巾细细地将小葫芦擦了一遍,用纸巾包好,放进包里。 明天早上,我要把它送给JONE。 我还想对他说:“节日快乐!咱们一起重读一遍《葫芦娃》的故事好吗?” 边人赞否?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tp/2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尿频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当心前列腺增生
- 下一篇文章: 吓尿了未来葫芦岛有可能将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