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昌新六堡茶是非遗传承与现代化生产
白癜风能否治愈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5379.html 文︱一茶派·产业产区团队 近年来,为推动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苍梧县十分重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并充分地认识到,建设高素质的六堡茶产业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梧州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为此,苍梧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六堡茶产业发展“领头雁”。 陈伯昌,就是这群“领头雁”里的一位。 做茶,似乎是由DNA决定的 “我只会一件事,就是做茶。” 话说得很质朴。 但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传承人的陈伯昌,要做的却是:“保持做茶的传统,并不等于守旧,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才是发展之道。” 陈伯昌表示,非遗传承,就是要在取其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升华,既要保留古韵,更需增添时代气息。他在坚持以古法传统技艺制作六堡茶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制作符合当下市场的“新六堡”。 陈伯昌,一个土生土长的六堡人。 六堡茶不仅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陈伯昌的记忆里,村子里初生婴儿的第一道洗澡水就是茶水,加上陈家祖祖辈辈都参与制茶,缕缕茶香便是家的味道,这也注定了他的一生离不开六堡茶。 年,时年17岁的陈伯昌高中毕业后便到当地的茶厂工作,当过销售员,也当过技术员。上世纪90年代,在六堡茶市场低迷时期,他也曾下海经商,但始终难以割舍对六堡茶的那一份牵挂。 “六堡茶,是历史名茶,是贡茶,有年历史,也是南洋华侨离不开的思乡故土茶。”“六堡茶属黑茶,经采青、晾青、杀青、揉捻、堆闷、烘焙、复揉、干燥、挑选、陈化等工艺制作而成。”“六堡茶浑身都是宝,其芽、叶、花、果、梗都可以做茶喝,具有除湿、养胃、降糖、降压等功效,是劳动大众的保健茶。”一说到六堡茶,陈伯昌仿佛脑海里有一本“六堡茶百科全书”。年,陈伯昌获得“国家二级评茶师”资格证书,成为梧州市茶叶行业首批拥有技师资格的专业人员之一。 每当有机会,陈伯昌就会走街串巷,寻找前辈们留下来的与茶有关的老物件,大到古老的运茶木船、木制揉捻机,小到葫芦、茶杯。如今,他的这些心爱之物都陈列在位于广西梧州骑楼城的六堡茶历史文化展示馆中,成为陈伯昌对六堡茶用情至深的见证。 熟悉陈伯昌的人都知道,陈伯昌肚子里的“存货”远比展示馆更为丰富。 数十年对六堡茶的执着与沉淀,成就了陈伯昌渊博的茶文化知识和纯熟的制茶技艺,让他获得了行走的“六堡茶博物馆”的美誉。 传承,人送外号“六堡昌” 作为第五代六堡茶传承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陈伯昌认为,传承必须讲究完整性,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队”。“在六堡茶的传统工艺中,有一门手艺是熬茶膏。就是取顶级的茶叶嫩芽,通过三天三夜小火熬制,熬成膏状物。”陈伯昌说,茶膏极具药用价值,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昂,10斤茶芽熬成的茶膏不足1斤,因此现在几乎没有人去做。“这门手艺快失传了,但我一直在坚持。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我有责任把古老的手艺完整地传承下去。” 陈伯昌对六堡茶的坚守,不仅在于掌握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实践。为寻找最优质的原材料,他用双脚丈量过六堡镇的每一座茶山;为精准把控烘焙程度,他用双手感知过每一片茶叶的温度;为改良制茶工序,提高制茶时柴火燃烧热量的利用率,他自创七灶灶孔相连的“制茶神器”——七星灶;为提升六堡茶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他以茶入菜,自创六堡“全茶宴”。 年11月,梧州市社科联成立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推选陈伯昌担任会长。 陈伯昌提出,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地方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宣传六堡茶,研究六堡茶文化,让更多的地区及人群,了解并喜欢六堡茶。通过发展六堡茶文化产业,繁荣茶乡经济,繁荣梧州乃至广西经济。 多年来,陈伯昌始终心系家乡六堡茶的发展,不仅牵头成立了六堡农家茶协会,带领茶农脱贫致富,还在梧州市六堡茶文化展示设立“非遗”传习所,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六堡茶文化,陈伯昌相继与广西各大高职院校合作,通过建设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开设“六堡茶大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到学校专业建设、产教研融合、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推进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之中,不遗余力地培养六堡茶专业人才。年,陈伯昌获评“广西工匠”年度人物。 “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我们肩负着宣传、推广、传承的使命。”为了六堡茶的发展,陈伯昌潜心传承六堡茶的传统技艺,别人又给他送了个外号“六堡昌”。 创新,“四大美人”享誉六堡茶界 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注重养生、尝试饮茶的当下,思维敏锐、大胆创新的陈伯昌意识到,“老六堡”要振兴,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融入现代元素。 文化底蕴是茶的灵魂,而品牌创建正是彰显文化底蕴、突出茶之灵魂的不二之选。陈伯昌创造性地用我国古代的四大美人来比喻六堡茶的四款新茶,令人耳目一新。 “平时大家爱用‘红浓陈淳’来描述六堡茶的特点,但我觉得这四个字更适用于陈茶。六堡茶明前、明后、夏和秋四个季节的新茶,各有千秋,用这四个字来形容还不够形象具体。明前茶生在乍暖还寒时,如貂蝉登楼拜月夜;明后茶形态娇美,恰似西施回眸一笑百媚生;夏茶汤似瑶池醴泉泻,色如春娇芳草绿,仿佛贵妃醉酒众生迷;秋茶入口即有沧桑意,让人联想到马上琵琶昭君怨……” 品牌的创建犹如点睛之笔,一时间让四款茶脱颖而出,“四大美人”也迅速成为六堡茶一个响亮的品牌,受到全国各地茶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梧州市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在陈伯昌的讲习所,不仅常有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越南等留学生前来学习,而且还成为老挝川矿普山古树茶发展公司的中国茶文化种植制作培训基地。年,陈伯昌被评为东盟十国职业技能展传统制作一等奖指导老师。 “让世界人民感受到八桂大地的造物神奇,是我的职责与使命,也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陈伯昌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tp/11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打妖精专打虎的拉祜族,为何对葫芦情
- 下一篇文章: 影子之城还原讲述文化名城广汉的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