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第一,荣获50万凭什么去这几个地
聊城大众网在这里·阅聊城·读人生 在刚刚通报的第一季度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核情况中 高唐县以90.73的高分拿下七县(市)排名第一名 荣获奖金50万元! 那么高唐县的魅力究竟在哪儿? ↓↓↓ 高唐县: “湖光山色小苏杭,诗情画意金高唐。”高唐县作为远近知名的千年古县,历史名人辈出,有着厚重的文化资源。近年来,高唐县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便巧妙地将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探索出多条具有“高唐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戳下方视频 1孤深挖地名文化,让村容提档升级 梁村镇茶棚村 走进茶棚村,是这样一番如诗如画的景象,整齐排列的房屋,一尘不染的街道,古色古香的茶楼,碧绿澄澈的水塘,仿若进入一片世外桃源。不过,据茶棚村党支部书记徐清明介绍,半年前的茶棚村并不是如今的模样,这里曾经垃圾遍地,房屋破败不堪,百姓的生活毫无舒适感可言。 茶棚村挖掘地名文化,唱响美丽乡村,一处仿古茶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短短半年时间,茶棚村竟脱胎换骨,原本平淡无奇的村落摇身一变,成为高唐县乃至聊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茶棚村的蜕变到底有什么秘诀?这就要说到茶棚村的历史及村名由来。原来,这里深藏着一段乾隆皇帝落脚饮茶并赐名的典故,至今在高唐县是一段美谈,被广大村民津津乐道。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此地,在一处草棚停脚饮茶,在与店家交流过程中,得知村庄没有名字,便赐名“茶棚”。大众网记者注意到,茶棚村无处不突显着“茶”元素,村中央一面壁橱内摆放着各式不同年代的茶具,另一面墙壁附着乾隆皇帝饮茶后所咏诗词,一座仿古茶楼更是将茶棚的“茶”文化烘托至极致。 据介绍,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茶棚村首先对主干道墙面进行了仿古彩绘、粉刷,种植了海棠、柿子树、黄杨、法桐、巨型紫荆等苗木余株,绿化草坪平方米,结合茶棚历史特色,投资万,修建了仿古的东、西景观大门,在村中心清理的池塘边修建了茶楼和景观长廊,全村安装了32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庄。 如今的茶棚村村貌。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如今的茶棚村完全褪去以往破旧的外衣,百姓生活立刻变得有品位。对茶棚村来说,“茶”便是“魂”。毫无疑问,茶棚村很巧妙地借力这段地名故事,做活了“茶”文章,将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得恰到好处。据茶棚村党支部书记徐清明介绍,接下来,茶棚还将规划茶园、建设葫芦博物馆、无花果采摘园、苹果采摘园,做好乡村旅游文章。 2借力书画名家,让生活更有格调 三十里铺镇孙庄村 说起高唐县三十里铺镇河涯孙村,很多人或许不熟悉。但说到一个人,可谓誉满高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我国已故著名书画大师孙大石先生,河涯孙便是大石先生的故乡。走进河涯孙,孙大石先生曾经生活的居所,其捐资修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希望小学以及留存的手记等仍然可以觅寻。 不过,放眼一年前,走进河涯孙,你根本无法感受到这座村庄的与众不同之处。从村容村貌上看,这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村落。如今,不可同日而语。曾经一度荒废的孙大石希望小学摇身一变,成为大石广场,原本光秃秃的墙壁变身为可供村民学习的文化墙,村路宽阔通畅了,一栋栋水墨建筑拔地而起,每个角落充盈着文化气息。 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有品位。自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高唐县三十里铺镇针对河涯孙精心谋篇,在保有孙大石希望小学整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空间利用,将学校操场打造成了文化广场,将教室打造成书画院及展示厅,定期举办的文化大集,让百姓不出远门便能欣赏丰富多彩的书画、民俗等精彩表演。 据河涯孙党支部书记陈忠岚介绍,大石广场不仅为百姓提供了免费观赏文化演出的场所,还为众多书画爱好者提供了挥毫泼墨,互相切磋交流的平台。“放在以往,根本不可能,没有这样的场所和条件。现在好了,小学改造以后,越来越多的群众来到这里,享受书画带来的乐趣,不少小孩子开始爱上书画这门艺术。” 改造后的河涯孙充满了文化气息。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传承书画文化,发展书画产业,推广书画旅游。下一步,河涯孙还将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让百姓的幸福指数再提档。目前,河涯孙已建成禅石书画院、民间艺术协会、民俗展览馆等,远道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为让更多百姓从中获益,河涯孙鼓励村民通过民俗、农家乐、手工艺品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收,还将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设采摘园和农业体验园,将农家乐融入到书香中。 3融入民俗特色,让家乡味道更浓 姜店镇西郭村 民俗文化+生态农业+乡村旅游,高唐县姜店镇西郭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可谓洋溢着浓浓的家乡味道。西郭村地处镇驻地西南方5公里,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近年来,西郭村依托本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发展乡村旅游,“鲁西民俗文化第一村”的名号正在叫响。 在西郭村,可以观看鲁西民俗文化高唐坠面的制作过程。 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西郭村并没有走大拆大迁的老路子,而是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在原有英莲家庭农场基础上成立向阳花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依托公司专业化管理,深度挖掘鲁西民俗文化,以原有鲁西老民居、小董村枣树林、潘庄村桑树林及具有鲁西特色的农耕文化为基础,再现了鲁西原汁原味乡村风貌。 走进姜店镇西郭村,尽情享受农家乐,感受鲁西特色民俗文化。 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向阳花开生态餐厅是姜店镇在美丽乡村进程中重点打造的的乡村旅游的品牌。走进“向阳花开”,到处散发着香郁的家乡味道。在这里,游客可以玩赏具有鲁西传统文化特色的坠面坊、麻汁坊、酱油坊,观看现场制作全过程,还可以饱尝一顿原滋原味的家乡饭,也可以走进农耕文化广场和塞外风情园,漫步静赏别样的鲁西特色乡村风貌。 同时,姜店镇还沿刘郭路打造了一条果品采摘、花卉观赏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线路,栽植了桃树、樱花、海棠等果树花卉“造景”,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去年以来,西郭村相继举办了向阳花开美食文化节、风车节等活动,吸引了周边市县每天数以万计的人流量,周边百姓从中受益无穷。 留住家乡味道,发展乡村旅游,唱响美丽乡村,姜店镇西郭村又是一个成功的样本。 来源:聊城大众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杨霄 视频:李连显 新闻- 商务合作:-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宣传办 精彩内容我们聊城人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侯晓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pf/2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绝美的葫芦工艺品制作方法
- 下一篇文章: 葫芦岛雨水马上来,连续2天都有雨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