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前几天想测试自己肠胃对寒凉的适应能力,把水果(橙子)改为了饭前空腹吃,结果连续吃了几天后,感觉到食欲比之前有增强(本人不迷信扶阳,所以不忌寒凉,只相信身体的感觉)。于是思考背后的原因,想来想去,感觉应该是饭前空腹吃水果,水果里面的有机活性成分没有被食物稀释、浓度比较高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继续推理,如果用别的方法(比如晒干)将水果的有机活性成分(水分)全部“榨”干,那么水果的功效也就会继续的降低!

我们将水果类比中药,水果里面的水分(有机活性成分)榨干后功效会降低,那么中药材里面的水分晒干后,功效是不是也会降低很多。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中医开药全部都是晒干的药材,已经没有人用鲜药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推理认为,有的时候,如果中药的效果不尽人意!是不是因为晒干了的原因影响了效果呢?于是百度,发现确实有这方面原因。

首先看叶天士的案例,就是叶天士在治疗郁证的时候,常用的行气解郁的药材,比如木香、香附等。叶天士没有用干品,而都是用的鲜品或者绞汁。这样用鲜品或者绞汁,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燥性伤阴,而且效果也比干品强。

再看大家都知道的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屠呦呦的老师(东晋葛洪),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的使用方法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也就是说葛洪在使用青蒿的时候用的是鲜品。

我们再来看地黄这个常用药,《神农本草经》是这样描述的:“干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朋友们看到了没有,生者尤良。说明鲜品效果更好。

还有清代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中有一名方“五汁饮”,由梨、鲜藕、鲜芦根、鲜麦冬、荸荠五种组成。主要清肺热、养阴生津。在使用的时候也全都都是鲜品。

所以,我们在用中药的时候,如果有时候中药的效果不尽人意!可能是因为晒干了的原因!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直接用鲜品,说不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备注说明,现在来看,清热养阴的中药材鲜用效果更明显,其他种类的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徐归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pf/1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