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6/6195051.html

玩葫芦、写葫芦有几年时间了。期间幸得良师益友指点,加之自己的兴趣使然,让我们从葫芦的“门外汉”,成长为对此略知一二的“小学生”。接触葫芦时间越长,越能感觉到它在文玩圈的独特性。葫芦不像其他文玩品那样偏重于“玩”,而更多表现出“文”与“玩”并重。“文”象征葫芦的雅趣,传承文化与艺术,表露精气与神韵;“玩”则体现葫芦的通俗,各种阶层与人群中都有它的爱好者,论起玩法更是不胜枚举。故而,我们过去的文章也注重文玩并包,力求雅俗共赏。

农历辛丑年春节即将到来,趁节日前的空闲,我们梳理了数年来写作、整合与转载的文章,分门别类后绘制成图,即下面这张《文玩葫芦图谱》,希望通过这种直观方式,全景化展示文玩葫芦的各方面内容。为便于大家理解与回顾,我们在《图谱》后编辑出图中文字,并附上先前发布的相关文章链接,大家轻点鼠标就能回顾关联内容。今日恰逢“立春”,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图谱》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可视作新工作的开端,未来会加倍努力、做到更好。

第一部分天然葫芦

一、概述

(一)品类

1、葫芦,为葫芦科、葫芦属植物。

2、小葫芦,包括美国葫芦、本地葫芦与天津手捻。(·参考文章1.1.1.1)

3、瓠瓜,为长筒形棒子葫芦。

4、瓢。

·参考文章1.1.1

(二)结构

1、龙头(·参考文章1.2.1.1)

2、肚

3、腰

4、嘴

5、脐

·参考文章1.1.2

(三)形状

1、亚腰,常见有八宝(·参考文章1.1.3.1)、三庭(·参考文章1.1.3.2)、雁脖(·参考文章1.1.3.3)、蚂蚁肚(·参考文章1.1.3.4)、莲花头(·参考文章1.1.3.5)及普通亚腰。

2、单肚,常见有油锤、蒜头、鹤首、天鹅。

3、异形,常见有连体、三肚等(·参考文章1.1.3.6)。

·参考文章1.1.3

·参考文章1.1

二、赏玩

(一)选购

1、选购要点:龙头完整、粗壮,皮质坚厚、细腻,形状六面正;

2、选购方式:主要为逛地摊与网购两种。

·参考文章1.2.1

·参考文章1.2.2

(二)盘玩

1、盘玩流程为刮皮、晾晒、盘玩、保养(或存放)。

·参考文章1.2.2.1

·参考文章1.2.2.2

2、常见问题为花皮、阴阳面、开裂折断等。(·参考文章1.2.2.3)

·参考文章1.2.2

(三)包浆

1、挂瓷

2、变色

·参考文章1.2.3

第二部分工艺葫芦

一、塑形

(一)范制

1、历史发展:唐代肇始、明代复兴、清代巅峰(·参考文章2.1.1.1)

2、工艺材料:

(1)模范工艺,主要有花模与素模两类。

(2)模具材料,主要有瓦模、纸模、布模与石膏模四类。(·参考文章2.1.1.2)

·参考文章2.1.1

3、成品用途:

(1)养虫容器,俗称鸣虫葫芦。

(2)固体容器,常见为葫芦鼻烟壶。(·参考文章2.1.1.3)

(3)案头陈设,常见范制葫芦为瓶、盘、碗、盒、炉、笔筒、人像、八不正等。(·参考文章2.1.1.4)

(二)绾结

1、成品造型,常见有单扣、八字扣、多层扣以及联排等。

2、成品用途,常见有室内陈设与掌中盘玩。

·参考文章2.1.2-1

·参考文章2.1.2-2

(三)勒扎

1、成品造型,常见有天鹅、如意、金蟾、花墩等。

2、成品用途,常见有室内陈设与充当酒器等原材料。

·参考文章2.1.3-1

·参考文章2.1.3-2

(四)套袋

1、成品造型,常见有元宝、钱袋子。

2、成品用途,常见有掌中盘玩与充当押花、烙画材料。(·参考文章2.1.4.1)

·参考文章2.1

二、美容

(一)押花

1、技法:将玛瑙、玉石、牛角等磨成钝刃,通过押、砑、挤、按等手法在葫芦表面制作出凹凸感。

2、历史:文献记录最早见于道光时期,历史上押花名人有陈锦堂、小雷、怯郭等。(·参考文章2.2.1.1)

(二)烙画

1、技法:按照选材—上稿—描图—烙烫的流程,使用电烙笔在葫芦上制作出图画。(·参考文章2.2.2.1)

2、历史:传说起源于东汉。(·参考文章2.2.2.2)

(三)针刺

兰州传统工艺品(·参考文章2.2.3.1)

(四)刀刻

(五)彩绘

三、裁切成器

(一)酒葫芦

1、镶口

2、煮色

3、防渗

4、编绳

·参考文章2.3.1

(二)葫芦手串

1、制珠

2、镶口

3、穿绳

·参考文章2.3.2

(三)茶具

第三部分鸣虫葫芦

一、概述

(一)类别

1、阳虫葫芦,蓄养蝈蝈、扎嘴等鸣虫。

2、阴虫葫芦,蓄养油壶鲁、蛐蛐、金钟等鸣虫。

·参考文章3.1.1

(二)结构

1、肚

2、腰

3、脖

4、翻

·参考文章3.1.2

(三)器型

1、阳虫葫芦:鸡心、棒子、柳叶、油瓶等。

2、阴虫葫芦:两大堆、和尚头、棠梨肚、鹰棒子、步步登等。

·参考文章3.1.3

二、选购

(一)瓷皮、糠胎、缎子里

·参考文章3.2.1

(二)紫、润、坚、厚

三、装配

(一)配件名称

1、口圈

2、蒙芯+框(阴虫葫芦)、瓢盖+胆(阳虫葫芦)

·参考文章3.3.1

(二)安装流程

1、去翻

2、粘口盖

3、砸底(阴虫葫芦)、装胆(阳虫葫芦)

·参考文章3.3.2

(三)处理里子

1、刮里子

2、压里子

3、涮里子

·参考文章3.3.3

四、名家

1、近现代

(1)三河刘(·参考文章3.4.1.1)

(2)安肃模(·参考文章3.4.1.2)

(3)官模子(·参考文章3.4.1.3)

(4)天津四大家(·参考文章3.4.1.4)

2、当代

(1)喜字张

(2)山东赵

(3)王强

·参考文章3.4.2

·参考文章3

第四部分葫芦文化

一、崇拜与祈福

(一)涉及神话传说

1、先秦:创世造人

2、汉代:周天星宿

3、两晋:壶中仙境(或悬壶济世)

·参考文章4.1.1-1

·参考文章4.1.1-2

(二)涉及风水讲究

1、唐代风水学著作《飞心赋》与《雪心赋》出现葫芦(·参考文章4.1.2.1)

2、改善风水的功效与用法

(1)化解煞气、浊气、邪气,改善阳气外泄。

(2)多悬挂于房梁、床头等位置。

3、涉及民俗习惯

(1)端午节悬挂葫芦(·参考文章4.1.2.3-1)

(2)谐音“福禄”有美好寓意(·参考文章4.1.2.3-2)

4、葫芦与礼器

(1)新婚夜饮合卺酒(·参考文章4.1.4.1)

(2)祭祖敬老用葫芦

·参考文章4.1

二、文学记载

(一)先秦文学

1、《诗经》: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2、《论语》: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3、《庄子》: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参考文章4.2.1.3)

(二)唐诗

1、杜甫五言律诗《除架》

2、钱起五言古体《赠柏岩老人》

3、庞蕴五言古体《五言诗偈》

·参考文章4.2.2

(三)宋代诗词

1、张继先词《点绛唇·小小葫芦》

2、黄庭坚五言律诗《葫芦颂》

3、陆游七言律诗《刘道士赠小葫芦》

三、实用器物

(一)瓢活字(·参考文章4.3.1)

(二)腰舟(·参考文章4.3.2)

(三)盛纳之器,主要为水器与酒器、烟具、药壶等。(·参考文章4.3.3)

(四)招幌。

·参考文章4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my/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