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缘让赵永刚喜欢上了葫芦,热衷于葫芦的烙画、雕刻、拼接等。随着对葫芦的深入了解,他发现了葫芦产业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开始着手葫芦种植。短短数年,赵永刚的葫芦种植园就从几分地扩大到80亩,种植的葫芦品种多达十几个,生产的葫芦远销全国各地。

迷上葫芦

  赵永刚的葫芦种植园位于宣化区大号村,满园的葫芦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格外引人注目。

赵永刚在葫芦种植园查看葫芦长势。

  年,赵永刚一个朋友喜欢葫芦烙画、挟花,拼接成各种器形,花瓶茶具,他挺感兴趣,也跟着做了起来。接着有人把他拉入一个葫芦群,开始了解更多有关葫芦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玩葫芦的朋友。后来他又加入更多的葫芦群,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对葫芦的兴趣也越发浓厚。现在他加入了几十个葫芦群,涉及有关葫芦的方方面面。

  年,赵永刚专程到大城县九间房村参观考察葫芦种植,后来每年都去。年,他参加了聊城葫芦节,这是全国最大的葫芦节,各地葫芦爱好者、种植户几乎都会参加。在这次葫芦节上,他开阔了眼界,接触到许多新鲜品种。

  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葫芦加工的灯罩。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兼具观赏、收藏、实用等多重价值。葫芦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我国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赵永刚介绍道。

  开始的时候,赵永刚只是出于好奇才玩葫芦,没想到还玩上了瘾。他发现,在葫芦上烙画、做手工,小小葫芦蕴含着极深的内涵。盘葫芦,一年一个样,时间越长越漂亮。赵永刚拿出一个三年的葫芦,颜色又红又亮。他说,葫芦的密度够大,变色就快,颜色越变越好看,就像镀了一层光滑明亮的膜。

  赵永刚当过厨师,做过工程,后来迷恋上了葫芦。村里人见了都说他不务正业,他妈也觉得还是上点班好,种个葫芦总不能当饭吃。头一年,种的葫芦也有长得不错的,赵永刚拿到市场去卖,一只不错的葫芦才卖十元,买的人还要挑剔。

  反对的声音没有浇灭赵永刚的热情,他的葫芦种植梦才刚刚开始……

渐入佳境

  “北京延庆的朋友参观后开始试种,这几天刚有保定的朋友前来学习取经。”赵永刚的名气渐大,来这里取经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研究葫芦拼接。

  年,赵永刚第一次试种葫芦,就种在自家院子里,大约二三分地。当时既不懂品种,也没有销路,技术上更是一窍不通。第一次种葫芦,经验不足,但成型的好葫芦也不少。他拿出一部分葫芦送给全国各地玩葫芦的网友,有些资深网友高兴地回复他说,葫芦的品质不错。小有经验后,赵永刚专程出去学习了几次,进一步坚定了大面积种植的信心。

  从几分地到几亩地,赵永刚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经验技术日臻成熟,销路也越来越顺畅。他去年种了二十亩,今年进一步扩大规模,新开辟了一个60亩的园区,葫芦种植面积增加到80亩。

  今年种植的葫芦品种更加丰富,有莲花头、油锤、三亭、冬瓜、大瓢、苹果等十几个品种。目前种的都是大型的葫芦,主要用于烙画和雕刻,小型的文玩葫芦都没种。

  “现在主要靠走量,面对全国搞葫芦加工的客户,有山东、云南、湖南、广西、新疆、天津、上海和东北等地,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其中一个葫芦,一个朋友作为礼物送给了尼泊尔的一个部长。”赵永刚说。

  唐山网友孙志刚是圈内很有名的烙画师,他用赵永刚的葫芦制作了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的头像。这件作品最后送到了钟南山院士手中。

  赵永刚正在着手成立公司,建立团队培育新品种,防治病虫害,同时进行葫芦加工。附近的村民也有从事葫芦加工的,有基础的人学习三个月就可以出徒。现在,赵永刚空闲时间也制作一些茶具,更多的时候则是为各地葫芦爱好者提供基础性原材料,让他们在葫芦上进一步大显身手。

阳光产业

  葫芦种起来讲究挺多,修剪、掐头、疏果、吊葫芦等等,赵永刚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和摸索,总结经验,慢慢变成了行家。要想葫芦长得好,首先要上足底肥,光有机肥料他去年就拉了吨。“葫芦品种多,大小不一,我们今年种的山西亚腰,大的能长到70斤重。”赵永刚指着园区里的葫芦介绍道。

  中型的冬瓜葫芦一根藤蔓上结3-4个,大型的莲花头一根藤蔓上结一个,一个品相好的莲花头葫芦能卖几千元。

在自己种植的葫芦上烙画。

  葫芦4月底种,大约10月10号收。因为宣化昼夜温差大,所产葫芦皮质细腻光滑,细节渲染得很完美,特别适宜烙画。

  冬瓜葫芦一般零售多元一只,批发50元以上。头一年出了个大冬瓜葫芦,70厘米高,卖了元。年的一只雁脖葫芦,高1.2米,个大周正,卖了4千元。

  聊城的网友孙永涛善于利于有瑕疵的葫芦,去年赵永刚的一个苹果葫芦有残次,经孙永涛雕画后成为一件精品,还作为教材在群里展示。

  民俗研究者认为,吉祥的葫芦满足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葫芦文化,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一支,是全人类的财富。经过加工制作的葫芦更加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区领导、农牧局领导多次光临赵永刚的葫芦种植基地调研指导,对葫芦种植的前景提出了很多指导意见,希望能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做成种植、观光、加工系列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编辑:石丽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my/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