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是先放茶叶还是先注水
同一款茶,不同的人泡出来,为什么滋味会不一样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泡法不同。 所以不妨先问问自己,你是怎样投茶和注水的?不管什么茶都是一个方法吗? 明代张源所著《茶录》一书在谈到投茶时是这样说的:“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意思是在泡茶的时候,投茶是有顺序的,即所谓的下投、中投、上投。 先茶后水,还是先水后茶? 上投、中投、下投又是怎么区分? 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先茶or先水? 先放水,还是先放茶叶?这个问题与茶叶品种、茶叶的新鲜度和嫩度、泡茶水温、及想表现的茶叶风味特质有关。 绿茶、黄茶和红茶:先水后茶 对于绿茶、黄茶和红茶,嫩度较高外形秀美的茶叶,可以先水后茶,看茶叶迅速沉降,而后又吸水上浮,几起几落,翩翩茶舞,非常优美,茶汤也不会太苦涩。利用水流的冲击力,让叶片内外的滋味和汤感物质尽快溶解中水中,形成好喝的茶汤。同时,茶叶的香气也能被激发出来。 但是,对于陈旧的绿茶、黄茶和红茶,不论老嫩,都可采用先茶后水再水的方法,即先放茶叶,然后倒高温水先没过茶叶,几秒钟后再倒入较低温度低水冲泡。这样可以去掉陈茶的异杂气,令因为陈放而过度干燥的叶片先行吸水,以利于之后的物质析出,茶汤和谐。 乌龙茶、白茶和普洱:先茶后水 对于乌龙茶、白茶和普洱一类的黑茶,因为原料大多为成熟叶片,干茶条形粗壮,所以要先茶后水,且水温要保持在高点,这样才能激发出这几类茶丰富的香气,也利于风味物质顺利地穿过厚厚的叶片,协调地溶入茶汤中。 不同泡法不同香气 如果想要茶叶表现香高味浓的时候,就用先茶后水;而如果希望茶叶香气稳定、茶汤甜柔,不妨先水后茶,当然,这要求茶叶要新鲜,否则陈茶会浮在水面上难以下沉,茶汤也寡淡无味。 2 上投、中投与下投 因茶制宜,是泡茶最重要的原则。茶叶是蓬松还是紧实,是片状还是条状,是粗还是细,是轻还是重,都会影响茶水浸润的速度,因此冲泡手法会有所差异。 以绿茶为例,介绍上投、中投、下投的冲泡方法。 上投 (图片来自茶的故事) 先注入七分水,等水温下降到80~85°之间,放入茶叶,等茶叶几乎都沉下水面后,轻轻转动杯子,使杯中茶汤均匀。(茶水比例1:50) 上投法适合身骨重、多芽毫的茶叶,比如像碧螺春、信阳毛尖一类的名优绿茶。 投茶之后,茶叶与水缓缓接触,慢慢下沉,浸润速度慢而且温和。可以避免茶因水温过高而被烫坏,还能完整地欣赏茶叶下沉的过程。 中投 (图片来自茶的故事) 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1/3处,待水温凉至90℃左右时,将茶叶投入杯中,稍稍转动玻璃杯让茶叶浸润,再将约80-90℃的开水徐徐加入杯的七分满处。 一般适合泡龙井一类的绿茶。 采用这样的泡法,不用担心鲜嫩的绿茶因水温过高而出现涩味。 下投 (图片来自茶的故事) 先将茶叶投入杯中,再用80-90℃左右的开水加入至七分满处。 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绿茶。 比较常见的泡茶方法,能让茶味更饱满。 关于葫芦茶海 喝茶,就需要有一套好的茶具 普遍的紫砂、陶瓷 来一套纯天然材质的如何? 整套葫芦茶海,所用葫芦材料均精选自天津葫芦庐小镇,精巧的设计、天然的材料、别致的造型,喝起茶来,都会用一股自然的清香。 不仅自己喝茶有茶道之感,朋友来了也能彰显自己的文化之道。 如需购买了了解茶海详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 关于上艺门 上艺门致力于艺术的推广,是《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旗下致力于工美非遗、教育装备以及健康产品三大板块,提供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无障碍对接的平台。现已开通上艺门微店,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策划:霖子 监制:少波 小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my/2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鸡养鸭,有困扰,看这里
- 下一篇文章: 他们在葫芦上开了个口,世界就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