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制药小孩得了疳积,爸妈千万别粗心
疳积多见于1~5岁儿童,6-13岁小孩也常见。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的说法,说明疳积病与儿童脾胃受损,消化不良有很大关系。 病因: 乳食不节,伤及脾胃 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脾胃虚寒薄弱 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 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其他 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 中医认为,疳积是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 疳积病的诊断: 1.疳症 (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 (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赢瘦。 (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5)因蛔虫引起者,谓之“蛔疳”,大便镜检可查见蛔虫卵。 (6)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7)出现肢体浮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g/L以下。2.积滞: (1)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溏泄或便秘为特征。 (2)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症。 (3)有伤乳食史。 (4)大便化验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及脂肪滴。 疳积治疗: 疳积又称食滞、食积。小孩一旦患有此病,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者会合并其它症,导致死亡。所以对小儿疳积的尽快治疗,显得格外重要。 治疗疳积,必须从“健胃,消食,去积,驱虫”四个靶向入手,标本兼治,彻底治愈。 “南昌牌”小儿疳积糖 “健胃消食去积驱虫”四效合一 健康宝宝妈妈放心 :葫芦茶、槟榔、独脚金、苦楝皮。 :健胃消食,去积驱虫。用于小儿疳积,消瘦烦燥,食欲不振,夜睡不宁,腹胀呕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my/1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鸡过料的根源在哪儿,养鸡朋友必看
- 下一篇文章: 仔猪腹泻怎么防控关键还要看母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