婀娜多姿的花,颜色鲜红的果,种在院子里,想吃就摘,药食两用,还可观赏

家乡的的老房子,已经破烂不堪,随时可能掉下瓦片的屋檐,下边是一排竹子做的篱笆,延伸成一个院子。篱笆上,缠绕着郁郁葱葱的青藤,青藤上边,一只只白色的,样子像一个棒槌,两头小中间大的瓜果,错落有致生长着,有的跟茶杯一样大,有的才跟小拇指般大——这就是“老鼠瓜”。

我觉得,大凡瓜类,都有一种让人“不知道葫芦里装的什么药”的玄妙感觉。就说这老鼠瓜吧,成熟以后红彤彤的,悬挂于藤曼上,甚是好看,却不知道为什么被命名为“老鼠瓜”。而且它还有好多别名,又称变色瓜、金芒果瓜、彩瓜等,好听的名字不少,却唯有这与老鼠沾边的名字让人过目不忘,一次记牢。

老鼠瓜适应性强,容易种植,产量高。只要在篱笆旁边,用砖头垒砌一个圆盘形状的砖盘,放上塘泥,再搅一些鸡屎、猪屎,春天,将上一年的老鼠瓜的的瓜籽,放进去,每天淋水,不久瓜籽就会从泥土里拱出新芽来。

新芽出来一两天,就会长出新叶。再过十天半月,新芽就会长成藤蔓,往上生长。这个时候,用一条竹枝往藤蔓旁边一插,老鼠瓜的新藤就会沿着竹枝一天一天往上延伸。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藤蔓上已经开满白色的花朵。

不用多久,花托上就长出了老鼠瓜。开始小得像一根筷子头,几天下来,就大小若如酒杯。再过几天,可以看到,老鼠瓜藤疯狂的往篱笆延伸的同时,大大小小的老鼠瓜也已经遍布篱笆左左右右。

在以前,村子里到处可以看到老鼠瓜。因为种老鼠瓜不用特别搭瓜棚,很多人家的老鼠瓜,干脆就生长在自己的柴禾堆上,或院子的篱笆上,沿着柴把、篱笆,瓜藤曲曲弯弯的,老鼠瓜也大小错落有致地吊着,颇有一种诗情画意。同时也给艰苦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不用去菜地里摘菜,也不用去河里洗菜。

煮饭的时候,到院子里随手摘来老鼠瓜,用刀把薄薄的白色皮刮去,就可以开膛破肚了,切开来,放油,放盐,加一点蒜子,煮了。有时候老鼠瓜的瓜囊实在太老了,就把囊挖出来,不要,再精切瓜皮,生炒。

老鼠瓜的味道,要看煮的火候。如果煮得刚刚熟,样子清鲜,碧绿若翡翠,不但样子好看,吃起来也清甜,脆口。如果煮得太熟,则瓜肉变黄,吃起来就和其他煮得过分熟的瓜类一样,没有多少新鲜感了。

蛇瓜

老鼠瓜与蛇瓜绝对算得上是嫡亲姊妹了,都同属于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可称得上是蛇鼠一窝,不过,它们的花,也算得上婀娜多姿了。但从它们的花上来看,几乎难以区分蛇鼠,瓜的形体上也并不是大相径庭,各有短长而已,成熟后瓜都会变成橙红色。蛇瓜名字更为象形,身子长长的,貌似一条长蛇,甚至可以变成各种颜色,更为名副其实罢了。

我一直以为老鼠瓜是一种土生土长的瓜类,别的地方没有,也很少人知道这个物种,但并非如此。百度上说,老鼠瓜还是一种中药,根、皮、叶、果具有祛风止痛,除湿散寒的功效。而这种“中药”原来生长在新疆、西藏、甘肃等比较干旱的地方。到底,此瓜是不是彼瓜?如果不是,又怎么区分?如果是,老鼠瓜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时候,从干旱的地方,来到比较潮湿的南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my/1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