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家乡的端午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下班路过大桥时,看见了江畔矗立的巨幅龙舟赛广告,这才想起端午节要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客居异地的我,不由得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乡亲。周末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长着正茂的艾草,不免想起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等谚语,也有了将故乡贺州的端午节习俗整理出来以飨读者的念头。 故乡贺州位于广西东北部,属广西、广东、湖南三省交界之地,素有“三省通衢”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贺州在绵长的历史融合、萃取了各具特色的潇湘文化、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等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复杂、交融、包容的文化。在贺州,很多传统的端午节习俗都依然流传着,比如赛龙舟、包粽子、插艾叶或菖蒲、喝雄黄酒……值得一提的是,贺州端午节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和中秋。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热闹的事。在贺州,最为壮观的龙舟赛要数信都镇的。每年龙舟赛,除了贺州本地的十余个龙舟队外,还会邀请临近市县的龙舟队参赛。哨声一响,江面上的近二十支龙舟你追我赶,像离弦的箭直奔终点。贺江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锣鼓声、礼炮声、音响声和群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长空。江上和江边,成了尽情欢腾的海洋。每当看到赛龙舟,我都会吟诵起“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做之事。虽然包粽子的程序有些麻烦,如买糯米、买粽叶、洗米、配馅料、包粽子、蒸粽子等,但是在贺州,大部分的家庭还是会亲手包粽子,而不是去超市或市场买已经做好的粽子。贺州的粽子有很多包法,如用芭蕉叶、竹叶、茶树叶包成三角的、四角的、五角的(四角锥形),也有很多不同样式的馅料,如绿豆、黄豆、花生加猪肉等。在我生活过的村落,端午节要包两种粽子,即咸粽和碱粽。两者的制作方法差不多,区别在于有无馅料和吃法有所不同。咸粽是有馅料的,吃法跟吃糍粑的一样。而碱粽是没有馅料的,包好后丢进刚烧过不久的稻草灰和石灰堆里,半个多小时后拿出来,用凉水冲洗干净,再放到锅炉里蒸,蒸熟后伴着红糖水吃。 插艾叶或菖蒲和喝雄黄酒也是端午节必须要做的事。在古代,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等。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边插上新折下来的艾叶或菖蒲,晚饭后每人都要喝一点雄黄酒。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在我们喝完雄黄酒后会用沾着雄黄酒的手在我们额头上写个“王”字。除了插艾叶或菖蒲,在我生活过的村落,还要把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乌桕、田基黄、葫芦茶、元宝草等(取其一二)煮成药水洗浴。 在贺州,尤其对客家人来说,端午节是个大节,一般外出务工的都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饭桌上,说着开心的话语,吃着可口的饭菜,享受着难得的团聚和天伦之乐。在我的印象中,扣肉、炒鱼、豆腐酿、烧鸭是端午节晚饭必不可少的菜,连小狗、猫和猪也要喂上一块香喷喷的扣肉,小鸡和鸭也要喂新鲜的米饭。 这就是贺州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既传统又丰富,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气息,弥漫着家人团聚的欢声笑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my/11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有哪些奇怪的葫芦
- 下一篇文章: 夏至将至是时候尝尝这些港澳清凉美食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