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共赏宋代官窑瓷
茶器之美茶器誌茶器百科 官窑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但凡历代由朝廷专设的瓷窑,皆可以称之为官窑,烧造的瓷器则成为官窑瓷。人们常说的“官窑”,具体是指宋代五大名窑的“官窑”。历史记载,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年),朝廷曾在汴梁(今天开封市)设置窑口以烧造青瓷。这就是北宋官窑。后来宋室南迁至杭州,继而又在杭州附近的凤凰山下设窑,名为修内司窑,所以也叫作“内窑”,不久又在杭州市郊乌龟山另立新窑口,就是“郊坛下官窑”。这些统称为南宋官窑。 官窑主要以烧造青瓷而著称,器型有瓶、尊、洗、盘、碗等,也有仿古的青铜器造型,器型整体呈现出雍容华贵的宫廷气质。胎土釉色的选料往往非常考究,所用的瓷土含铁量极高,所以胎骨的颜色偏黑紫色,在器物口沿部分釉薄处隐隐露出,因此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又叫“铁足”。这是官窑瓷器的主要特征。 宋代官窑不仅对瓷胎的质地非常重视,同时也十分追求釉色之美。因为宋代瓷器的审美主要是要烧出玉质感。因此施釉一般较厚,少纹饰。釉色主要有天青,粉青,米黄等等。且釉面多有开片。官窑的开片跟同时期哥窑的开片有一些区别。官窑釉厚,多是大开片的冰裂纹。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常见。 1.南宋官窯青瓷尊 2。南宋官窑粉青贯耳弦纹壶 宋代五大名窑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专门生产皇家青瓷的窑场。南宋人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宋徽宗年号)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宋代的汴京城遗址,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已经深埋河底,因此,北宋官窑窑址至今尚未发现。 南宋官窑,是宋高宗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之后,“袭故京遗制”建立的皇家青瓷窑场。南宋官窑因时间先后,又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制,油(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浙江文博部门在杭州乌龟山找到了郊坛下官窑遗址。陆续进行科学挖掘,掌握了比较准确的考古依据。但是修内司官窑遗址至今尚未找到。 根据故宫传世宋代官窑瓷器,结合考古成果,目前对宋代官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台北故宫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陆续展出了部分官窑瓷器。海外一些博物馆与收藏机构,也曾在宋代陶瓷展览中,展示了部分宋代官窑瓷器。结合上述研究、展览成果,本博约略介绍其中部分经典器型。 由于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间,有着系统的传承关系,南宋官窑最初是承袭了北宋官窑的烧造方法,瓷土、釉材都按照北宋官窑的标准来选取。南宋政权稳定后,又吸收了龙泉窑薄胎厚釉的经验和方法,烧制出来“聚沫攒珠”、“紫口铁足”的南宋官窑。因此,一部分宋代官窑是很难区分北宋南宋的。对于那些结合考古成果可以定论的,本博加以南、北宋区分;对于尚未准确定性的传世品,包括清末流失海外的宫廷传世品,统称为宋代官窑。 两宋官窑的很多器型是仿商周青铜器,用于皇室祭祀。主要有盘、碗、瓶、壶、炉、尊,还有一些文房用具之类。没有注明出处的,都是台北故宫藏品。分别介绍如下: 3.南宋官窑粉青贯耳弦纹圆壶(底部照片偏色) 4.宋官窑粉青琮式瓶 5.南宋官窑粉青长方盆 6北宋官窑尊 7.宋官窯青瓷葵花式洗 8。南宋官窑灰青釉葫芦瓶 9.南宋官窑粉青贯耳带杏叶壶 10.宋官窑月白釉撇口瓶 11.宋官窑粉青雕龙大圆洗 12.宋官窑月白菊花式洗 13.宋官窑粉青菱花式盘 14.南宋官窑月白釉葵口洗 15.南宋官窑碗 16.南宋官窑粉青葵花式盌 17.宋官窯青瓷葵花式小碗 18.南宋官窑中厚釉薄胎碗 19。宋官窑盏托(寿成殿) 20.南宋官窑粉青花插 21.南宋官窑浅粉青花插 22.南宋官窑粉青弦纹花插 -END-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编将及时删除! 茶器誌精选如何品鉴茶器之美茶器发展史 日用瓷国家标准 清代的茶器茶宠茶玩古器物里赏盏里乾坤揭秘吉州窑天目木叶盏说说青花瓷茶器上的植物纹饰教你识别这些品茗杯盏解密青花瓷“五良大甫吴祥瑞造”盖碗的前世今生 宋朝皇室御用-盏 茶艺师茶具大全 陶壶与瓷壶的区别 故宫历朝件藏品品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luchaa.com/hlcjg/7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荣宝斋上海拍卖秋季拍卖会专场
- 下一篇文章: 重要通知我院开通新冠核酸检测自助功能